01 大疆回应俄乌冲突 无法干预终端军事用途
在俄乌冲突中,交战双方都把大疆无人机作为空中侦查工具使用。近日,乌克兰副总理米哈伊洛•费多罗夫(Mykhailo Fedorov)致函大疆创始人汪滔,希望大疆禁用在俄罗斯、叙利亚、黎巴嫩地区购买并激活的大疆产品。
米哈伊洛•费多罗夫兼任乌克兰数字转型部部长。3月16日,他在个人推特公布了这封信件。米哈伊洛•费多罗夫还希望大疆方面能够向乌克兰提供位于其境内并处于使用状态的大疆产品的相关信息。上述信息包括产品数量、识别码、购买和激活地点,以及目前位置。
但3月17日,大疆在推特回应称,大疆所有的产品都是为民用设计,公司无法获得用户信息和飞行数据,除非用户主动上传相关数据信息。此外,大疆也并不掌握用户的位置信息。大疆强调,公司在技术上无法关闭云哨系统,但可以应乌克兰政府要求,在乌克兰全境设立电子地理围栏,阻止所有无人机运行。(财新网)
02 吉利太力实现工业无人机量产 还有载人飞车
3月21日,记者获悉,位于武汉市经开区的湖北吉利太力飞车有限公司已经实现量产工业无人机,目前公司在生产的无人机有5款机型,根据起飞重量不同分类,外形也不尽相同。自去年首架无人机下线仪式,正式投产以来,吉利太力已经交付了几十架无人机,产值已达3000万元。

另外公司正在研发载人空中飞车。包括TF-1、TF-2陆空两用飞车,是研发阶段的第一代成品。据介绍,TF-1最大起飞重量约850公斤,巡航速度每小时167公里,巡航高度可达3000米,航程可达700公里,可搭载两人,油耗仅相当于2.0T汽车的油耗。另外空中飞车TF-2的最高航速每小时可达100公里,最大载重160公斤,可搭乘2位乘客。

03 无人机搜救首当其冲
据央视网报道,为保障空难救援工作持续进行,当地已经开通了无人机移动基站,该基站能够保证飞行200米以上,保持24小时驻空,保证移动信号的稳定,为救援提供通讯链路。
采用无人机救援,是目前发生重大灾害较常用的搜救方式,依靠其机动性强、传输快的优势,能更好的开展人员搜救和准确定位事故核心位置等工作。
04 山东实现基于三维点云配网无人机自主巡检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全省率先实现基于三维点云的配网无人机自主巡检,为加快配网无人机巡检应用,提高无人机应用效率,依托无人机激光建模三维点云图,积极拓展无人机配网巡检新模式,全面实现配网线路巡视无死角。
目前正值威海疫情的关键期,人员封控严密,巡线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凸现,自动化巡检模式势在必行。威海公司结合无人机自主巡检应用培训落地实践,对辖区内10千伏碳纤维I线全线开展无人机自主巡检应用,利用激光雷达扫描建模技术对全线进行建模,运用高精度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采集处理,提高航线规划准确度,顺利完成整条10千伏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功能验证,无人机从起飞到整条线路巡视拍照完成实现全自动无人机自主实施。自主巡检模式下单公里线路5分钟即可完成,比起手动操作无人机巡线节约时间五倍以上,极大的提高了线路巡视效率。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检新模式,最小化保留疫情期间值班人员,减少人员出行和接触,又可以最大化满足线路巡视需求,符合目前疫情管控要求。
05无人机定位 俄军摧毁乌炮兵阵地
据俄《消息报》22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当日公布视频显示,俄军方摧毁了乌克兰武装部队一个炮兵阵地。
据报道,该炮兵阵地隐藏于森林当中。俄军派出无人机定位,采用多管火箭系统(MLRS)打击。现场视频显示,无人机拍摄到乌军多个15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附近还有装有弹药的卡车。被火力打击后,乌克兰炮兵阵地多点爆炸,被浓烟覆盖。

俄国防部22日通报称,俄军当日袭击了乌克兰137个军事设施,击落了14架无人机,摧毁了7辆装甲车和9辆坦克。(海外网 张琪)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