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综合20191231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军工
|
发布时间: 1947天前
|
570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研制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驱动天津飞眼公司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在天津滨海无人机试验场成功试飞,
1.黑龙江省航空应急测绘保障服务机制的初步建立
12月27日,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应急管理厅、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肇东机场,就优化整合中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等应急测绘装备资源、创新应急联动协同机制等方面签署合作备忘录。这是黑龙江省测绘系统首次启用中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标志着黑龙江省航空应急测绘保障服务机制的初步建立。 当天还举行了中航时固定翼无人机联调测试仪式。测试中展示的中航时固定翼无人机,机身长8.5米,高3.4米,翼展18米;最大航时28小时,最大飞行高度7200米,最大时速235km/h,最大载荷350kg;巡航高度3000-5000米,巡航速度150-180km/h;指挥车指挥半径250km,卫星通讯指挥2000km。 飞机配有:可见光摄像机+红外成像装置;载有测绘专用航摄相机,1亿9千万像素,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辨率0.15米,成像幅宽最大3km,主要用于应急现场航空摄影、摄像、雷达影像获取等。 |
日前,广东电网自动驾驶和无人机缺陷图像识别技术对外展示。公司每周约1000架次无人机作业采用自动飞行方案,自动化巡视占比50%以上,并预计年内完成1万公里线路精细化巡视覆盖,以及通道自动化巡视2万公里覆盖。能够实现“自动飞行”这一目标,依托的是广东电网机巡管理中心自主开发的自动飞行软件“智巡通”和激光点云三维建模技术,高精度自动巡视可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帮助电网人员精准定位缺陷或故障点。 “输电设备缺陷图像识别系统”解决了人工分析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截至9月底,该系统已实现了19类典型缺陷和9类设备部件的智能识别,其中6类识别率均已超过90%,在防风防汛、迎峰度夏期间多了一双“火眼金睛”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研制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驱动天津飞眼公司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在天津滨海无人机试验场成功试飞,并通过了大功率变载、冲击振动、低温等可靠性验证。与锂离子电池相比,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续航时间延长3倍以上,满足了无人机市场对复杂场地起飞和长续航时间的需要。 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多年来致力于直接甲醇无人机动力电源的研究,本次试飞属国内首次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于驱动无人机,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在无人机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
4.美FAA提出新规:拟授权政府追踪无人机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周四提出一项规定,要求无人机安装启用一种远程ID系统,使其可被第三方跟踪,为商用无人机技术的广泛采用铺平道路。该规定称,美国联邦航空局希望美国所有符合条件的无人机都将在三年内遵守新规。对商用无人机配送来说,这项新规标志着一个里程碑。亚马逊、Uber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公司正在竞相扩大无人机机队以节省成本和提高配送速度。 |
5.芒果卫视被外交机构批评 因违规用无人机 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消息,11月底,国内某卫视来巴厘岛拍摄一档真人秀节目。因违规使用无人机航拍,且部分工作人员未申办相应签证,导致七名工作人员被遣返,并被吊销拍摄许可。此事被印尼媒体报道,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提醒来此从事专业和商业拍摄的团队,务必提前申办好相应类型的签证,了解印尼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当地拍摄规定,以确保拍摄顺利,防止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与损失。 |
敬请关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