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聚焦
行业技术
首页  >  新闻聚焦   >  行业技术  >   详情
安徽省就工业级无人机产业发展方案征求意见 支持合肥、芜湖探索无人机智慧物流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发布时间: 2024-08-12 | 4543 次浏览 | 分享到:
安徽省就工业级无人机产业发展方案征求意见 支持合肥、芜湖探索无人机智慧物流…...

9.探索空中载人出行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市开展城市空中交通试点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探索构建立体交通低空航线网络,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多航多试,开展以 eVTOL 为主的空中通 勤、商务出行、空中摆渡、联程接驳、跨境飞行等低空新业态, 开辟以固定翼无人机为主的长距离跨市、跨省出行业态。

10.打造文体旅游特色场景。激活我省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围绕航拍航摄、空中观光、航空运动等特色项目,开发无人机竞 速联赛、VR 低空实景体验以及景点空中配送等“无人机+文旅” 特色应用场景。融合徽州文化、山水风光、现代城市等元素,打 造“空中看安徽”旅游品牌。支持建设飞行营地、航空小镇,提供 特色旅游和教育研学服务,开展无人机知识科普、实物参观、模拟飞行等活动。

专栏 3:工业级无人机场景应用

公共服务。推动工业级无人机在公共服务领城应用,鼓励各地常 态化组织相关单位加强供需对接,在应急救援、交通指挥、城市消防、 医疗救助、国土测绘、环境监测等公共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探索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成熟的服务方案。

物流运输。聚焦城乡低空末端物流,推进城际、城市无人机干线物流配送,拓展枢纽快递转运、生鲜城际半日达等场景。在城市内一、 二级物流仓之间开展低空转运,在山区、乡村等交通不便地区开展无 人机配送应用。培育零售、餐饮、医疗物品等低空即时服务需求,加快开展无人机末端配送,实现即时送达。

空中载人。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城市开展空中交通试点,支持发展以eVTOL为主的城际飞行、空中摆渡、联程接驳、商务出行、空中通勤等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

文旅消费。发挥皖南山水资源、皖西红色资源、环巢湖生态资源、皖北楚汉文化资源优势,开通连接景区、度假区、主题公园等旅游航线。开发低空无人机短途旅游航线,支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工业应用。支持各地瞄准多样化工业作业需求,在电力巡检、航空探矿、航空吊装、地形测绘、航空摄影等方面与工业发展协同联动, 推动形成支撑先进制造业的工业级无人机服务作业体系。

农林作业。在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区扩大通用低空作业面积,支持农业无人机开展施药、施肥、播种等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皖南黄山、皖西大别山等林业区域发展森林灭火、 航空护林作业,保障林业发展。在长江、淮河、巢湖、江淮运河、渔业养殖区、水库等水域开展禁渔监测、渔业喂食等航空作业

(四)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11.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坚持工业级无人机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应用示范一体化推进。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究,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推动我省无人机技术融入先进标准,建立涵盖多种应用场景、各类产品的标准体系,促进产业规范发展。加强工业级无人机知识产权保护及服务。

12.强化金融服务支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丰富无人机资产评估、抵押贷款、融资租赁、飞行保险等产品业务模式。发挥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撬动作用,鼓励国有资本和社 会资本加大对工业级无人机产业的投资力度。支持工业级无人机企业上市挂牌。

13.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精准有效落实人才政策 4.0 版,完善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链各关键环节领军 人才、创新人才的引进服务机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支持省内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快推动航空航天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培 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无人机人才队伍。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精准育才,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订单 式”人才培养,加快培养技术研发、测试验证、适航审定、专业“飞 手”等各类专业人才。

1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市结合实际布局规划本地区无人机起降设施,依照入户、楼宇、小区、街道、区(县)5 个层次,按需建设工业级无人机小型起降点、中型起降场、大型起降枢纽,配套推进停机库、能源站、气象站、固定运营基地和航材 保障平台等地面保障设施建设。加强通用机场和起降场集约利 用、兼容共享,避免重复、低效建设,前瞻性布局或补充电动飞行器充换电、加氢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完善通信、监控、反制 3 类网络布局,构建低空智能信息网,为工业级无人机有序飞行和 起降提供通信、导航、监视等功能,针对非合作飞行器实现感知和反制等功能。

15.加强低空飞行管理服务。贯彻落实《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推动省、市、区(县)政府加强低空无人飞行器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军民航单位常态化协作,推动合理划设 空域、航路、航线,开展跨区低空飞行计划审核通报,推动空域 资源灵活、动态和高效使用。加快建设省、市多级低空监管服务 平台,为工业级无人机飞行提供飞行审批、航空情报服务、气象 保障服务、飞行器及人员信息管理等功能。争取国家适航审定中 心在我省设立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或分中心,提升工业级无人机适航审定能力和取证效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工业级无人机作为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班中设立工业级无人机工 作小组,构建省级统筹、重点市主抓、部门联动、多方协同的组织工作体系,统筹推动全省工业级无人机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积极承接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争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试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