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描述
内容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首页
新闻聚焦
热点资讯
行业技术
军工天地
最新活动
国防科技
科普园地
展会预告
AUVSC联盟
联盟简介
发展历程
组织体系
宗旨任务
申请会员
联盟活动
联系我们
新品推荐
精彩视频
直播回看
近期活动
航拍大赛
品牌活动
尖兵之翼
海峡两岸航拍大赛
领先接触
仿真的力量
海鹰论坛
世界无人系统大会
企业风采
政策法规
UAVSHOP
产品
整机
载荷
配套
租赁
需求
服务支持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品牌活动
首页 >
品牌活动 > 品牌会议 > 仿真的力量 >
详情
我国正构建国家应急救援航空体系
来源:
尖兵之翼
|
作者:
高博特军工
|
发布时间:
2019-04-29
|
15236
次浏览
|
分享到:
无人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技术角度看已经比较成熟。其优点是成本低,易操纵,具有高度灵活性,能够携带一些重要的设备从空中完成特殊任务,比如空中监测,空中监视,空中转信,空中喊话,紧急救援等
还记得"尖兵之翼-2008中国无人机大会"上展出的无人机拍摄的汶川地震图片情景吗?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就开始将无人机应用于灾害监测救援,但在我国,无人机一直未被投入地震应急应用。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数天后,痛定思痛的研究人员最先尝试将无人机应用于北川县城的灾情航拍,随后在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灾后应急中陆续得到航拍试验应用。
无人机应急救援优势
无人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技术角度看已经比较成熟。其优点是成本低,易操纵,具有高度灵活性,能够携带一些重要的设备从空中完成特殊任务,比如空中监测,空中监视,空中转信,空中喊话,紧急救援等。在执行特殊任务时,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在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例如在地震灾情发生后,应急管理人员需要迅速获取人员伤亡情况、建筑物破坏情况、次生灾害和生命线工程破坏情况。这些都对应急救援工作水平提出了挑战。
灾后救援,争分夺秒。不受拍摄角度和地域限制、灵活机动的无人机得以大显身手。 多次试验应用证明,无人机在震后迅速进入灾区航拍,可以远程实时指挥,实时传回更清晰的图像,全面、系统记录震害特征;成本低、易操纵、反应快,对大面积区域震害调查效率更高;有了无人机,专家可在后方集中精力,快速评估震害灾情,因此具有独特优势。
除航拍灾情以外,目前无人机技术还可实现挂载多种载荷模块,"变身"移动的通信基站,同时具备灾后运输、投放物资、喊话等救援潜力。无人机将是应急救援中不可缺少甚至不可替代的航空力量。
无人机应急救援领域
针对灾害不同,无人机航空系统可用于应急救援的多个领域。
洪涝灾害监测评估
目前,洪涝灾害监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地面上的水文实测站点获取的水文数据分析整个流域的汛情。这些点上的分布特征,难于形成完整的面上信息。利用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拍摄的灾情信息比其他常规手段更加快速、客观和全面。其主要应用包括:
(1)利用航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分析汛情的发展,研究汛情的变化情况,把握汛情现状和发展趋势。
(2)在航片上提取洪水范围,评估灾害损失情况。
(3)结合地形数据可以确定水位和水深,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以确定不同的土地淹没类型和面积。
气象灾害监测
利用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提供的灾情信息和图像数据可以进行灾害损失评估与灾害过程监测,估计灾害发生的范围,准确计算受灾面积及其灾害损失评估。对于雨雪、冰冻灾害可以对低温的发生强度以及低温冷害的分布范围实施实时动态监测,并且能够迅速地研究低温冷害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救灾措施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
地质灾害巡查与防护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提供的地质灾害区图像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土地利用和植被等信息,这些信息构成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基础数据,对于提高该区域地质灾害管理和灾情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减灾、抗灾、防灾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对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可以分析灾害严重程度及其空间分布,帮助政府分配紧急响应资源,快速准确地获取泥石流环境背景要素信息,而且能够监测其动态变化,为准确的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地震灾害救援与灾情评估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可以快速获取地震灾区信息,利用其搭载的传感器真实记录灾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貌、人工景观以及人类活动的痕迹,能够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地震后灾区的全面景观,为震害调查、损失快速评估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确定极震区位置、灾区范围、宏观地震烈度分布、建筑物和构筑物破坏概况以及急需抢修的工程设施等,以便为震后速报灾情、快速评估地震损失、救灾减灾提供决策。
<
1
2
3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关于装备体系顶层设计......
下一篇:
综合资讯(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