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品牌活动
首页  >  品牌活动  >   品牌会议  >   海鹰论坛  >  详情 
以军民两用技术为基础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来源: | 作者:佟京昊 | 发布时间: 2018-05-17 | 30976 次浏览 | 分享到:
伴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很多省市都以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作为本地重要工作,有的省市还颁布了军民融合产业规划。但对如何界定“军民融合产业”各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地区都把“军转民”产业和“民参军”业务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主要内容,但仔细推敲,似有不妥。

       虽然在美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是一种技术发展战略,但事实上这一战略与产业发展关系密切,因为产业化带来的广泛应用正是民用技术发展得以优于军用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科技的高复杂性,导致技术的逐步成熟是一个过程,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国防部就提出了技术成熟度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管理工具,以准确地评价技术发展状态,降低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风险。事实上,广泛的应用和实践正是加速提升技术成熟度和完善技术产品的最好办法。产业化带来的广泛应用可以全面检验技术和产品缺陷实现新技术的滚动发展。在武器装备发展中由于不能大规模应用带来的脱离实战、可靠性差、维护性差等问题都可以因此而解决,而民用市场广泛应用带来的巨大收益也可以回补技术发展投入,降低政府投资,扩大企业收益。因此产业化发展对于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至关重要,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将直接促进相关军民两用技术在军用领域的成熟应用。
《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应“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行业封闭,立足国民经济基础,突出核心能力,放开一般能力,推进社会化大协作,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但如何区别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我们认为应以其技术属性作为主要依据,即专用军事技术作为核心能力通过加强军工集团与军方合作进行发展,其余军民两用技术应作为一般能力采取军民融合方式发展。因为国防科技工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武器装备技术先进性和技术成熟度的竞争,技术的发展必然遵从自身的规律,单纯的军事技术只能作为军事技术专业发展,而军民两用技术应遵从“能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军民深度融合方式发展。以此为基础,形成不以行业分割市场的专业化企业,最终通过社会化大协作和军工企业的专业化重组,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合作小核心的专业化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模式。

       
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的几点建议
       坚持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要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因此,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做强军民两用技术,首先要深化国企改革和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打破行业封闭,使大量社会力量更广泛地参与军民融合产业和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共同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而改革的重点在制度创新。深化改革需要伴随制度创新同步推进,需要充分认识制度创新才是“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激发产业活力,促进科技创新,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和军民两用技术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
       重视顶层设计和决策咨询。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各领域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有其本身的科学路径和规律。虽然目前国家提倡通过颠覆式创新取得跨越式发展,但颠覆式创新多是通过跨界创新或是重新界定技术范围实现,并非是对科学技术持续发展路径的否定。要将发展方式和技术产品的颠覆式创新与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相结合本身也是复杂的技术性工作。因此要发展好以军民两用技术为基础的军民融合产业,首先要杜绝行政干预科学发展规律的现象,克服利益群体对产业与技术发展方向的左右。这需要决策者广泛听取相关技术领域各方意见和建议,除了军工企业专家外,还应广泛听取高等院校、各类咨询机构与投资机构、本领域私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专家的意见,必要时通过广泛的技术比选和技术讨论来确定各领域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各地政府应大力主导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传统上发展以军工集团为主体,形成了行业集团—下属企业—企业下属企业的垂直管理体系,各集团内企业人财物均受集团公司管理,因此地方政府很难发挥对本地国防科工企业的领导作用。这正是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隔离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也造成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封闭、满足自我评价的不足,使武器装备发展有时不能很好地满足实战要求。而发展以军民两用技术为基础的军民融合产业,既可以利用国家国防资金对开发先进技术支持,又可以形成民品产业,是各地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各地政府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建设。
各类企业应重视技术的军民两用性。伴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持续推进,企业性质将不再是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的阻碍,“同等能力、同等待遇”正成为军方和国家管理机关在选择国防项目承接单位时的共识。因此,形成可以支持国防建设的核心技术能力才是希望参与国防科技建设的非传统军工企业应关注的首要问题。这需要各类企业特别是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开发时要树立国防意识,前置考虑技术的军民两用性,积极参与相关课题和项目的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