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无人机行业多部新规、多款新产品发布、大疆新回应、哈工大新产品……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军工 | 发布时间: 2021-03-15 | 16330 次浏览 | 分享到:
民航局印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管理办法》,本着服务发展、公平开放、协同管理和逐步规范的原则.....


行业动态

1.民用无人机试验基地要有退出机制
       
日前,民航局印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管理办法》,本着服务发展、公平开放、协同管理和逐步规范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民航局、民航地区管理局以及试验区申报、建设主体的主要职责,提出了对试验区建设及运行进行监督指导、综合评估、交流推广的要求,以及明确试验区设立、暂停与退出机制,以便持续有力支持和指导试验区建设和运行。

2.一机一码民用无人机制造这些规定
      3月3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介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及上海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主要举措。工信部政策与法规司近日发布《民用无人机生产制造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
      《意见稿》将民用无人机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大型五种类型。提出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民用无人机唯一产品识别码相关标准和管理规定,编制产品识别码,并写入无人机不可擦除的芯片存储区。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生产用于境内使用的微型、轻型、小型无人机,应当具备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无线局域网、蓝牙等方式自动广播产品识别码信息等功能。
      《意见稿》还提出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生产用于境内使用的无人机,应当在无人机产品中设置电子围栏,使其具备飞行区域限制及警示功能,满足空域管理相关要求。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生产除微型以外的民用无人机,应当具备应急处置功能,能够在链路丢失、动力不足等情况下,向操控人员告警,并采取自动返航、着陆等应急处置措施,减少对人员及建筑物的伤害。
      关于通用航空方面,《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金山华东无人机空港”,将进一步推动金山融入虹桥“大交通”体系,实现错位发展、功能协同,成为大虹桥空运体系中的特色功能区域和开放式无人机生态系统。

3.民航局:无人机实现可靠监视和识别
      3月10日,中国民航局发布“关于《民用微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识别概念及要求(暂行)》(以下称通告)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通告》指出,实现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运行识别和监视是维护民用航空安全、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是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科学有效监管、提供空中交通服务的必要条件。
基于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运行及交通管理要求,实现针对微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识别与监视的运行。
      《通告》包括对运行识别的定位、目的、范围、原则、依据和主要内容;说明了与生产制造的关系,并考虑了与国际主流规范、标准的兼容问题。为后续制定运行和技术方案、形成技术性能要求及相关技术验证方法提供了总体概念和要求。
      其中涉及“低慢小”无人驾驶航空器需通过主动广播或上报识别码和飞行动态信息至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识别系统,以便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监管单位实现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可靠监视和识别。

4.福建省禁渔首次启用无人机立体执法
      为确保禁渔制度顺利实施,福建省市县三级渔业渔政部门提前谋划部署,印制《禁渔通告》,出台《禁渔执法监管方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沿江流域渔政执法机构同步开展执法巡查,开展内陆水域禁渔制度宣传活动,严厉打击违反禁渔规定、使用禁用渔具等违法违规行为。
      首次启用无人机配合渔政执法船艇、执法车辆沿江巡查,开启“水陆空”立体执法监管新模式。尤其在闽江下游福州段,福州市支队充分发挥“海鹰”无人机执法专班作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防范密度,对禁渔水域进行实时监控,分析研判违规行为,采取精准打击,提高执法监管效率。

产品技术

1.全新无人机反制系统成功测试
       
3月11日,一套全新的无人机反制系统在青岛成功进行设备测试,有望在消除低空公共安全隐患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无人机反制系统可以进行实时监控、迫降驱离、落地查人,实现对无人机‘看得见、打得下、抓得着’。
       无人机反制系统主要由无线电监测设备、全向干扰设备、导航诱骗设备三部分组成,配合后台管理系统即可反制空中飞行的无人机。系统进行无人机反制,流程主要有侦测、识别、追踪和打击四个步骤。
       据介绍,该套系统的无线电监测设备的监控频率范围为300MHz至6000MHz,可对无人机数传和测控信号实时搜索、探测和报警,具有对无人机数传和测控信号的参数测量、单站测向、粗略测距功能。同时,该设备具备飞手定位及黑白名单功能,结合识别数据库可对无人机型号和生产厂家进行识别,对无人机进行定位和连续跟踪。
       侦测识别后,全向干扰设备可在360°范围内对无人机图传、遥控和导航信号的接收和处理进行阻断干扰;导航诱骗设备则可以通过发射模拟卫星导航信号,对无人机进行位置诱骗、速度诱骗及时间诱骗,最终实现对无人机的驱离、迫降、航向诱导等功能。

2.无人机成冷兵器 可区分害虫益虫
       近日,荷兰初创公司PATS Indoor Drone Solutions正在开发自动无人机系统作为温室中的巡逻哨兵。无人机主要由智能技术和特制摄像头所控制。摄像头扫描温室内空域,探测到飞蛾时,无人机就会撞向飞蛾,并用旋翼撕碎它。
     无人机系统源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学生的设想,当时,他们正设法利用无人机杀死房间里嗡嗡作响的蚊虫。杀虫无人机只是Baan温室害虫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系统中还包括昆虫、信息素陷阱以及大黄蜂。为了避免杀死对于生态系统有利的益虫,无人机必须具备一定的判断力。

3.美新型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测试成功
      美国(NWUAV)公司和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成功完成了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的运行测试,并计划在今年进一步开发原型并进行试飞。
      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通过将氢气转化为水的直接电化学过程产生电,这提供了满足各种无人系统的功率要求所必需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它结构紧凑,重量轻且可靠,并且燃料电池和氢气的结合可带来持久的电推进力。
      燃料电池的设计基于对氢燃料电池的15年研究以及无人驾驶系统的数十次飞行。可堆叠的设计是可定制的,以适应不同的推进要求。

4.  2.1马赫 新加坡公司超音速无人机
       日前消息,新加坡凯利(Kelley)航空航天公司表示已经收到了100份新的超音速无人机“箭” (Arrow)的预定订单。这款无人机的售价将在900万至1600万美元之间。
       这款无人机采用碳纤维的一体成型外壳,显然很轻。它可以飞行4800公里以上,最大起飞重量16800公斤。速度达2.1马赫(即2.1倍音速),接近2600千米/小时。
       凯利航空航天公司称这款“箭” 无人机为“力量倍增器”。多架无人机可以由一架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控制,并允许它们在战场执行多个任务。他们也可以由地面站远程控制。这款无人机可以用于情报、监视、目标捕获和侦察任务。

行业企业

1.亿航将推新型电动飞行汽车
       亿航官方发表推文,推文证实了即将发布的新型电动飞行汽车的传闻,该新型电动飞行汽车的飞行距离不少于400公里,是EH216的10倍以上。亿航将通过引入混合设计,采用多旋翼和固定翼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推文中,亿航没有提供任何细节,只提到新机型已经开发了“多年”。还表示将在“几个月内”测试新机型。

2.又有传言 大疆回应北美裁员、内斗
      这周关于大疆消息不断,路透社爆料大疆北美地区去年有三分之一人员被裁员或主动辞职,分别来自帕洛阿尔托、伯班克和纽约的办公室,今年2月,大疆美国研发负责人离职。
      对于上述消息,大疆方面并未给出官方回应。但大疆相关负责人士表示,去年大疆全球营收较2019年仍上升30%左右,属于计划内的数据。“北美仍然是大疆的第一大市场。”上述人士称。
      另外,据AI财经社报道,大疆公关总监谢阗地表示,北美(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近几年一直维持在40%。北美团队裁员消息是路透社的“旧闻”,“感觉好久以前的事情了。”他说,“公司没有更多信息可以提供。”对大疆北美主要高管离职的消息,谢阗地则回应称:“北美并没有核心高管吧。”

3.哈工大起飞重量最小燃料电池无人机
      哈工大翌翔无人机团队推出“翌翔一号”无人机,团队掌握了氢燃料电池无人机的总体设计流程,发展了一套兼具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和电源管理方法,并在试飞实验中完成了各项技术验证工作。
      该无人机翼展为2.2m,最大起飞重量为8.0kg,有效载重大于0.5kg,理论续航时间可达到8小时,最大航程可以达到550km,是目前国内起飞重量最小的燃料电池固定翼无人机,是首架可采用手抛起飞/降落伞降落的燃料电池固定翼无人机,实用性强。
      得益于“翌翔一号”配备的高功率密度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翌翔一号”可以采用手抛起飞、降落伞降落的起降方式,适合在各种复杂地形中使用。

4. 顺丰旗下丰鸟科技完成A轮融资
      近日顺丰旗下大型无人机公司丰鸟科技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重庆两江航投集团和国投招商联合投资。此次融资完成后,顺丰仍为丰鸟科技控股股东。
      丰鸟科技于2017年成立,是顺丰旗下大型无人机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丰鸟科技致力于以智能航空技术,为行业提供更高效、可靠的运输服务。
      丰鸟科技致力通过研发和引入150公斤-3吨的大型无人机,基于航空运行经验和能力,建立大型无人机运行所需要的生态和能力,实现与顺丰航空物流网络干支对接,帮助顺丰构建“干线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 的三段式航空运输网络,完成对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航空网络覆盖,实现36小时快递通达全国。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敬请关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


1.农业部印发“虫口夺粮”方案,无人机科学施药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方案中多次提到坚持科学用药,多采用无人机打药的方式来预防病虫害。
       在坚持科学施药。《方案》提出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热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无人机等施药机械,尽量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热雾机防治,应配合稳定剂使用;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作业,应添加沉降剂。 
       《技术要点》提出科学实施化学防治。对排查发现的高密度点片发生区,及时选用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化学农药开展防控。对飞蝗发生密度每平方米10头以上、土蝗每平方米30头以上高密度发生区,及时采用飞机、植保无人机或大型施药器械实施应急防治,防止暴发成灾。 

2.国内首个桥梁边坡养护无人机巡检系统正式上线
       2月3日,广东交通集团所属仁新高速(武深高速仁新段)透露,路段研发的桥梁边坡无人机巡检管理系统正式上线,是国内首个使用该系统的高速公路,仁新高速正式进入无人机智巡模式,为高速公路开启巡检病害“智慧眼”。
       “智慧眼”无人机升空后即可按照系统设定的路线和程序,自行飞行巡查,通过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可实现多机协同“不撞机”,还能组成“蜂群”编队。系统构建的3D建筑模型,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电脑端可视化管理,巡查数据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建立异常数据库,实行时序管理。解决了数据缺乏统一管理、可追溯性差、数据分析依赖人工等问题。

3.世界粮食计划署加强使用无人机的全球合作
      国外人道主义网站“救援网”(Relief Web)2月4日消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FCDO)的支持下,正在加强使用人道主义无人机的全球合作,这是可快速、准确的评估和响应灾难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据了解,通过负责任的处理,无人机可以帮助监测洪水、破坏和食品安全,或提供通信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