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航展上,参与我国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主角”齐亮相,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给国内外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每日新闻》评论,“这彰显了中国成为‘太空强国’的技术实力”。
“未来我们要继续向深空探测进军,还要建月球空间站,我们秉持全球共享航空航天技术发展成果的理念,诚邀各国科学家共同努力,以此来实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推动世界航天科技进步。欢迎世界各地的同仁来中国航展看一看,互相交流!”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潘爱华在航展现场向各国科学家抛出橄榄枝。
航展期间,2021珠海论坛、珠海航空航天产业国际产业创新周、2021中国国际无人装备大会同步举行,来自航空航天、无人装备、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行业专家、学术大咖集中亮相,洞察行业趋势,碰撞权威观点,为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勤修产业内功
推动珠海开放水平不断跃升
国之重器,振翅高飞。本届航展期间,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首次加入飞行表演行列,并进行飞行投水功能演示,现场引发“哇”声一片。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珠海造”,AG600是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见证了珠海航空产业的腾飞之路。作为中国航展举办地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珠海在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等产业精心布局,“海陆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齐头并进。依托中航通飞等龙头企业,珠海航空产业已初步实现研发、制造、维修、运营、教育、培训等的产业聚集,尤其在通用航空整机研发制造领域实现了高端起步。
航展上的“珠海造”,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和“增量”不断向前:今年7月,投资15亿元的航空龙头企业摩天宇项目在金湾动工建设,其新厂房将以航空发动机维修为主业,为珠海航空产业再添一块重量级拼图;在金湾区珠海航空产业园,中航通飞AG600的1003架机总装工作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计划于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完成总装……

开放与创新,如同静水深流,在中国航展的平台上激扬起朵朵浪花,让珠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如今,一席面向全球的“青春盛宴”正在珠海拉开帷幕: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建设加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探索新路径新模式、航展展示中国力量和开放自信……一个更开放、更高效、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新高地正在珠海冉冉升起。
今年8月发布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珠海元素”频频被提及。航空航天装备方面,广东将依托广州、深圳、珠海等市,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支持广州、深圳、珠海建立省航空产业创新平台,打造航空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支持珠海航空产业园建设,推动水陆两用飞机批量生产,加快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航空试飞设施建设。
在卫星产品及装备方面,广东将依托广州、深圳、珠海等市,打造集卫星芯片、终端、关键元器件制造为一体的卫星装备产业集聚区。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卫星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卫星应用基础设施和地面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当世界级航展遇见世界级湾区,珠海正昂首阔步踏上世界级“T台”,下一站,未来可期。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敬请关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