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向战争的全要素渗透,与作战的全过程融合,其装备的全部件应用,必将极大提高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的作战效能,颠覆性地改变当前的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智能化作战将成为主流的作战样式,智能化战争——作为信息化战争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一种战争形态,也呼之欲出。
美国将发展军用人工智能和无人系统作为维护自身军事优势,掌控大国竞争主导权、维护全球霸主地位的重要支柱。2014年,美国国防部推出“第三次抵消”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发展颠覆性技术,以抵消主要竞争对手迅速增长的军事能力,人工智能、无人系统、微型化、大数据、增材制造等被确定为重点发展领域;美国著名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的《20YY年:为机器人时代的战争做好准备》报告中,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型能量系统、高能武器、人体机能改造等作为维持美国军事优势的关键技术。2015年,美国空军提出了“忠诚僚机”概念,目的是为F-22和F-35战机开发无人僚机。2019年11月21日,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宣布,选定“天空博格人”无人僚机、“金帐汗国”改造弹药蜂群、“导航技术卫星-3”三个项目作为首批“先锋”项目,美国空军将“先锋”项目定位为改变空中力量的作战和运用方式的“游戏规则改变者”。XQ-58A女武神隐形无人机成为“天空博格人”项目的装机试飞和实际平台的候选。2021—2035财年期间,美军各军种计划共投入120亿美元用于研发无人系统。
2019年6月11日,第二次试飞中的XQ-58A女武神低成本可消耗无人机
无人系统是智能化作战能力的主要支撑
智能化作战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无人系统。无人系统可实现更准确的感知、更迅捷的决策、更高效的行动,同时,承担风险和作战成本更低。在“无人空战”作战概念方面,201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和美国空军实验室(AFR)联合研发的空战人工智能“阿尔法”,在模拟空战中,使用三代机,击败了由美国空军上校基恩•李驾驶且有预警机支持的四代机。“阿尔法”空战人工智能调整战术计划的速度是人类飞行员的250倍,从传感器获取数据到分析处理并做出反应,整个过程不超过1毫秒。基恩•李在赛后表示:“它(‘阿尔法’空战人工智能)能够快速掌握情况,反应也很快,似乎能够预测到我的意图,并在我改变飞行动作或发射导弹时,立即做出反应。它知道如何躲避我的攻击,也能在必要时迅速地在攻防之间切换。”在瞬息万变的空战环境下,相比人类飞行员,基于人工智能的机载战斗管理系统可更准确、快速地进行态势感知、快速响应、战术选择、武器管理和使用。

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
传统装备正越来越多地由无人系统取代。近年来,无人机已成为美国参与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主战武器。在阿富汗、伊拉克、也门和叙利亚战场,美军打的是“无人机战争”,MQ-1捕食者、MQ-9死神等无人机的使用强度和频率远超有人驾驶战机,自2001年以来,两型无人机飞行时长超过600万小时,其中,90%是作战时间。早在2014年,美军各类无人机就已高达1.13万架,承担着大部分的侦察情报、监视等作战保障任务和三分之一的空中打击任务。自2016年,美国国防部开始逐步淘汰U-2高空侦察机,并由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替代。美国研发中的用于替代B-52H和B-1B战略轰炸机的B-21远程轰炸机,具有有人/无人两种技术方案。导弹也趋于智能化,2018年5月,B-1B战略轰炸机搭载2枚远程反舰导弹(LRASM)完成了第二次试射。LRASM导弹是在“增程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ER)基础上发展而来,最大射程900千米,具备自主感知威胁、自主在线航迹规划、多弹协同、目标价值等级区分、目标精确探测与识别、打击部位甄选、电子频谱监视与定位、区分敌方不同雷达信号等智能化作战特点。
LRASM智能识别打击部位
无人系统将成为智能化战争的主战装备。无人系统的大量装备和部署,必将替代有人系统,成为智能化战争的主战装备。在“水下无人作战”概念方面,2017年,美国海军水下作战中心启动“杀人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UUV)项目。该型UUV航程超过2000海里,续航时间长达数个月,从本土港口或前沿基地出发,自主航行到战区,可执行在港口隐蔽布雷、海岸线电子侦察、打击水面舰艇和陆上目标、反潜、特种作战等多种任务。美国海军的水下一线作战任务将更多由无人系统承担,有人潜艇则主要作为其搭载、释放和回收平台以及水下作战指挥中心,不直接参与作战。
无人作战是实施智能化作战的基本样式
无人系统催生无人作战样式。武器装备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新的武器装备可催生新的作战样式。以美军研发中的“无人机蜂群”这类无人集群作战概念为代表,通过将具备不同功能的大数量无人作战系统混合编组,构建集侦察探测、电子干扰、网络攻击、火力打击等能力于一体的无人机集群,根据任务需求、战场环境和威胁特征,自主完成战场态势感知、目标识别定位、智能任务分配、协同进攻防御,具有高抗毁、低成本的优势。随着隐身战机、高性能防空反导系统、远程打击、电磁战、网络战的发展,战场对抗强度快速提高、作战环境迅速恶化,空袭/反空袭的难度都在急剧增大。在此形势下,催生了“无人机蜂群”概念,旨在通过集群作战发挥出远超个体累加的战斗力。大量无人机编组、集中使用的战场优势是明显的,正如蜂群的威胁要远大于几只马蜂。DARPA在2015年启动小精灵项目,旨在研发低成本无人机蜂群和空中投放回收等技术,成功使用C-130运输机开展了多架小精灵无人机的空中投放回收试验,回收速率达每30分钟4架。2017年2月15日,DARPA发布“进攻性蜂群使能战术”(OFFSET)项目,用于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协助人类部队完成多样化任务。蜂群自主性、人与蜂群编队、蜂群感知、蜂群网络、蜂群后勤是蜂群系统的5个关键使能领域,OFFSET项目的目标是推进及加快这些蜂群使能技术的发展,并推动作为蜂群能力发展基础的相关蜂群战术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