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短短5日 13位院士逝世,国士之名不容冒领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 | 发布时间: 2022-12-30 | 68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最新统计,12月21日至25日,我国已有13名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先后逝世……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奉行“一边倒”的国策,政府于1953年3月派出了科学家访苏代表团,力图以苏联科学院为样板,勾划属于中国自己的科学院制度。随后,在立足于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建立了“复合型”的科学院制度,一是由院士组成的学部;二是覆盖了当代科学前沿领域各主要学科的研究所群,这两者之间互无统属关系。这就使中国的科学院制度既不像俄罗斯科学院那样一元化,也不像法国科学院和法国科学研究中心那样过于“分散”。而有关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含学部委员)的选举工作,是从1992年通过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之后走上规范化轨道的。在院士评定方面,我国增选院士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院士大会的常设领导机构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院士候选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推荐,且不受理本人申请。简单来说就是想要成为院士,首先要在学术上有能够被一众老院士认可的成就,然后经过多位老院士的推举,并符合相应标准的科学家才能被评为院士。截至2021年12月,我国两院仅有院士1949名。而其他国家对于院士的评定方式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申请标准,以美国为例,截至2022年5月,美国科学院共有院士2512名,其中外籍院士517名(中国籍院士26人)。

三、李逵还是李鬼?

但这世上永远不乏头脑灵光之辈,这世上有李逵便免不了有李鬼。一些社会组织眼看有利可图,便纷纷开始紧跟大势成立所谓自己的科研院所,一时之间开闸放水、泥沙俱下。甚至一些在其发源国家都不被认同的科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由于其准入成员完全没有严格的遴选机制,所以就导致加入成员的质量良莠不齐,至于其背后的科研能力,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早在18年前,步长制药创始人赵步长就曾经被这样的机构欺骗过。在2004年底,赵步长被中国管理科学院授予企业管理学部终身院士资格。

 据陕西当地媒体《三秦都市报》报道,2005年1月26日下午,中国管理科学院特别代表中国管理科学院管理咨询研究院院长丁耀华先生还亲自前往步长集团向赵步长教授传达了院士批文并颁发《院士证书》。但后经证实,中国管理科学院仅仅是一个在香港登记注册公司的下属机构,基本也就和人们常常说的野鸡大学是同一级别。而在国际上,这种情况就更是屡见不鲜了。以美国中央州立大学为例,其校址原本位于俄亥俄州的威尔伯福斯,是美国境内唯一一家以非裔美国人为主的公共高等教育机构,其校内的威尔伯福斯合唱团甚至是全美著名的大学合唱团之一,还曾两次被提名格莱美奖。

 

但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央州立大学却是一所不折不扣的野鸡大学。就比如一提到清华大学大家都知道是在北京,假设现在突然在距离北京500公里外的山东济南又冒出来一个清华大学,国人自然能分清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但是对于中国不怎么了解的外国人想要分清可就难上加难了,再加上什么北京二十三环外规划、合作办学、国际班、开分校之类的幌子,准能把汉语都说不利索的老外唬的一愣一愣的。

当然了,有轻信机构上当受骗者自然也就有挟洋自重、邀买名声欺骗国人为虎作伥者。近年来,国内不乏极少数学术不端之人,他们顶着外籍院士之名却丝毫不做有益国家之事。几年下来,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毫无建树,相反还总拿着邀买来的院士之名行招摇撞骗之事,有时他们获取的礼遇和待遇甚至远超真正的院士,属实让人感到心寒。而国际上一些无良机构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大肆攫取利益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国内一直以来坚持的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擦亮眼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区分好一个人的院士之名到底是来自于国家主体还是所谓的公益机构。只要做好了区分工作,李逵还是李鬼,我们便可以一眼区分。也只有在精准区分好二者后,我们才能给予真正的国士们以发自内心的尊崇,而不是简单的将其混为一谈,任由那些南郭先生们以次充好,冒领国士。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