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长沙县要打造“中国民用无人机第一城”
来源:长沙晚报 | 作者:周顺利 李丹 | 发布时间: 2023-10-23 | 3045 次浏览 | 分享到:
0月14日,在离长沙城区不到50公里的红色热土——开慧镇,为期7天的“逐梦空天 共赴新程”……


10月14日,在离长沙城区不到50公里的红色热土——开慧镇,为期7天的“逐梦空天 共赴新程”2023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启幕,精彩的航空盛宴上演,让市民和游客在家门口“沉浸式”感受通航魅力。

继2019年长沙开慧通用机场成为标准A2类通用机场后,这场国家级顶尖赛事为长沙县加速推进通航产业发展壮大又提供了优秀示范样本。

2020年,湖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2022年9月,长沙县、长沙自贸临空区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第一城”概念,国内一大批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纷至沓来;2023年1月31日,湖南首家“141部航校”成功落户……2022年以来,长沙自贸临空区围绕通用航空主导产业,引进临空偏好型项目80余个,总投资550亿元。

“长沙县、自贸临空区将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效能,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10月17日,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论坛上,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党工委书记付旭明向企业家发出诚挚邀请。在当天的论坛上,长沙自贸临空区作专题招商推介,2个通航产业项目现场签约。

借助自贸创新新机遇,长沙县、长沙自贸临空区勇扛使命担当,乘“机”腾飞向云端,全力冲刺通航及无人机万亿级“新蓝海”。

占风口 具备率先发展黄金机遇

通用航空产业是新兴高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业内人士分析,通用航空产业效益产出比是1∶80,技术转移比1∶16,就业带动比是1∶12。通用航空被视为“又一个万亿级产业”和下一轮产业升级的新亮点。

一条条航线的延伸,飞机在腾空,临空在腾飞。通用航空已成为长沙自贸临空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发展通用航空产业,这里优势诸多:

——创新引领,湖南是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同时具备北斗技术创新核心策源地优势,在规则制定、基础配套、市场开拓、运行服务等方面催生出12项全国第一的改革成果。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长沙自贸临空区联动省内机场资源,加快发展无人机物流、无人机作业与培训、城市空中交通、通航机场运维等新业态,加速释放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红利。

——交通优越,拥有“空、铁、陆、磁”多式联运立体交通体系。黄花国际机场通航国内外近150个城市,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9条,是中西部地区覆盖东盟和RCEP国家最多的机场。武广、沪昆、渝长厦等高铁在这里呈“米”字形交错,辐射全国8亿多人口。10余条高速和干道在区域内纵横交错,地铁6号线贯穿全区。

——平台叠加,辖区汇集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工贸易产业园”五大国家级平台,是五区叠加核心、交通枢纽中心、开放门户轴心的“三心之区”。同时,这里也是湖南打造“全球研发城市”战略的重要平台。

……

谈及打造“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第一城”的底气,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孟立祥表示,通过努力打造通航产业的良好生态,一定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关注长沙临空、投资长沙临空,带动通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长沙自贸临空区加速集聚。

聚产业 乘势而上引发“聚变效应”

“当初入驻长沙自贸临空区,我们看重的就是这里的交通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优渥的营商环境。”作为国内第一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无人机企业,2022年落户长沙自贸临空区的长沙亿航天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的领军者。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亿航期待在长沙等更多湖南的城市布局发展,让以无人驾驶飞行器为核心载体的空中交通“生根发芽”。

记者了解到,长沙自贸临空区提出打造“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第一城”目标后,不到两个月时间,国内众多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纷纷与园区联系,重点洽谈通航及无人机产业项目30余个,总投资近200亿元。

主动作为,方能赢得发展。成立无人机产业招商攻坚小组,捋清思路,确定“以无人机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方向,印发了长沙自贸临空区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一系列务实举措,引得省内通航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省通航公司,无人机行业上市第一股——亿航智能,国内飞行培训头部企业——蔚蓝航校,省内首家飞行模拟企业——湖南鸿翼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如今,长沙自贸临空区在引发“聚变效应”,加速形成一个配套产业链、商业价值链、应用生态链和要素创新链齐全的通航产业生态圈。

展未来 贴心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基础保障能力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稳心剂。

长沙自贸临空区加速无人机全产业链集聚,已规划约3000亩通航及无人机产业园,建成数十万方物业,各类产业配套要素齐全。机场西侧已预留数百亩土地用于开展通航维修交付、客改货等业务;机场北侧已基本建成通航基地,可开展短途运输、MRO、无人机试验、试飞及支线物流运输业务……

通航产业的快速起飞,离不开政策护航。园区拥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可从场地租金、税收奖励、金融支撑、人才引进、飞行补贴、市场采购等为落户企业提供全方面支持。同时,在省、市、县三级大力支持下,园区出台了自贸政策类、临空经济类、总部经济类、通航产业类、人才政策类、综保政策类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重大项目可“一事一议”。此外,园区还分别组建规模30亿元的地方产业引导基金和10亿元省级通用航空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了国贸投资平台,助力通用航空企业的投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