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拍消费端趋缓 专业端在兴起 大疆创新所占几何?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军工
|
发布时间: 2019-04-15
|
9963 次浏览
|
分享到:
如今无人机航拍已经成为影视制作中最常用的航拍手段,也是无人机应用中最广泛、成熟度最高的领域,并且还发展成为各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三月份,随着央视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开播,不论是风光秀美的千岛湖、九曲黄河的第一湾,还是气势恢宏的港珠澳大桥、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无人机航拍视角看中国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焦点。据悉,《航拍中国》第二季共有12架次有人驾驶直升机、70多架无人机,总航程达到20多万公里。 无人机出现无疑为影视航拍添砖加瓦,不可置否,无人机与生俱来的优势的确为影视拍摄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和突破——灵巧、影像清晰、智能化、成像质量、精度高等,很大程度上完成了载人直升机的所达不到的效果。 如今无人机航拍已经成为影视制作中最常用的航拍手段,也是无人机应用中最广泛、成熟度最高的领域,并且还发展成为各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例如成功举办两届的海峡两岸暨港澳无人机航拍创作大赛已经发展成为了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的交流与学习重要平台。
1
无人机航拍带来的好处多多 航拍的历史并不长,早期的航拍主要包括有人直升机、热气球等,并且前期主要以热气球作为主要载具,随着无人机技术不断成熟,无人机技术逐渐从军用拓展到民用,并得到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在航拍领域,首先受益的就是影视制作行业,无人机航拍受到了影视创作与技术人员的热捧。近年来应用无人机航拍制作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专题片、影视剧、广告宣传片、音乐电视等都采用了无人机完成航拍作业,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在《航拍中国》第二季中共有12架载人直升机参与拍摄,有人机相对于无人机航拍而言不但能够搭载更重的专业影视设备,续航时间更加长这对于航拍摄影师有了更加多的创作时间。但是从更多领域来看,利用无人机进行拍摄是可以带来更多好处。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可以使无人机既可以手动飞行也可以设计路点定点执行飞行任务,飞行形式灵活。 另外,无人机地面控制系统解放了飞行员与摄影师,使飞行员可以专心于飞行姿态的控制,执行预期航线,摄影师则可以通过地面控制系统遥控摄像机的推、拉、摇以及旋转、俯仰等等动作,专注于技术创作与艺术渲染,原则上如同操作一架可以任意移动的摇臂摄像机。 同时,无人机可根据不同的拍摄任务选择相应的摄影、摄像设备,从摄影、摄像俱佳的小型照相器材,到5-6公斤的专业广播级设备,无人机都可以胜任,通过微波以及5G回传系统可以及时将拍摄素材回传,通过地面站摄影师可以获取实时影像,缩短航拍的制作周期。
目前,无人机还包括云台稳像系统,可以为提供高质量的画面提出保障。还有一点则是无人机轻量化的特点,使其一般只需要较小的场地即可完成起落,对于缩短航拍制作周期和面临多任务情况下的转场都极为便利。在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下,只要环境达到起飞条件无人机即可以升空作业,使得拍摄形式非常灵活。 当然,相对于有人驾驶直升机最主要的就是节约制作成本且达到了理想的拍摄效果。 2
航拍无人机市场走向趋缓 近几年来,随着无人机航拍在影视制作中的迅猛发展,这种便捷的航拍方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航拍需求的奢望,使得影视制作中航拍画面变得丰富多彩且日臻完美,另外航拍无人机是民用消费级无人机中非常流行的应用领域,国内主流的无人机厂商中,其中有42.8%是从事专业航拍的无人机厂商。在“互联网+”的热潮中,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小型无人机可以在高空拍摄/录制影视素材,包括极限运动航拍作品、风景航拍作品以及商业宣传片等,无人机航拍在社区视频平台中愈加受欢迎。 据相关统计,2017年,我国航拍无人机市场规模约40多亿元,并且相关机构根据预测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正在以近80%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达将达250亿元人民币。 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出货量前三名厂商分别为大疆、零度智控、派诺特,其中大疆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零度的小型航拍无人机在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大规模出货,零度无人机夺得24.3%的市场份额。 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报告得知,经过前三年飞速发展,国内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因技术发展、使用场景、市场格局固定等因素,已暂时进入缓慢发展时期。这一观点在业内龙头—大疆创新近年来的数据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验证。大疆创新发迹于消费类航拍无人机,同时,消费级无人机是大疆的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大疆消费级无人机的销售额占大疆总体销售额的85%,其中航拍无人机是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