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研发可变形无人机 空中「瘦身」小洞也能穿梭自如
来源:全球无人机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18-12-19
|
4204 次浏览
|
分享到:
适应控制装置也会辨识无人机目前的型态,不受型态影响提供稳定的飞行。如此一来,面对灾害地区各式各样的「洞」,只要有这款无人机在场,都能畅行无阻,可望成为救灾界的明日之星。
能顺应地形、代替人类深入各种危险场所之机器人、无人机技术与时俱进,近期瑞士苏黎世大学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研发一款可变形无人机,能在空中迅速「瘦身」,穿梭各种缝隙。
针对救灾应用,苏黎世大学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选择以机动性高、成熟的无人机,作为研究对象,于 2016 年打造的首款无人机,能够在短短数秒的时间内,藉由相机测定缝隙,并迅速通过。这回新推出的无人机,则增添伸缩自如的技能,更趋完善。 根据《TechCrunch》报导,研究员 Davide Falanga 表示,该实验室的目标是开发救灾无人机,例如在地震后,可利用无人机从倒塌房屋之缝隙等处,潜入屋内寻找倖存者。在过去这项任务往往需要精湛的无人机操控技术,且无法高速移动,因此才会想出「变形」这个解决方法。 从侦测到变形等任何行动之处理程序,皆由无人机所搭载的系统自动执行,不假他人之手。而这架无人机是以市售产品为基础,添加 3D 列印零件所打造。 为何无人机得以摺叠变形?Davide Falanga 表示,与一般无人机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手臂与本体的连结方式。每个手臂利用伺服马达连接,可以改变机体与手臂间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允许无人机在身体周围摺叠手臂,产生「瘦身」的效果。 不仅如此,适应控制装置也会辨识无人机目前的型态,不受型态影响提供稳定的飞行。如此一来,面对灾害地区各式各样的「洞」,只要有这款无人机在场,都能畅行无阻,可望成为救灾界的明日之星。

更多资讯请关注尖兵之翼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