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国防科技
首页  > 新闻聚焦 > 国防科技  >  详情 
军用飞机战场防护新概念——以硬杀伤方式拦截来袭导弹的主动防护技术
来源:国防科技工业 | 作者:陈黎 | 发布时间: 2021-04-07 | 14259 次浏览 | 分享到:
所谓军机主动防护,就是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面舰艇、坦克装甲车辆和地面军事设施的主动防护概念引入到军用航空领域.....
       自二战结束以来,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各种面空/空空导弹逐步取代传统的高炮/航炮,成为军用飞机(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以下称军机)的主要战场威胁,如何防御对方发起的各种形式的导弹攻击,也成为提高军机战场生存力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面空/空空导弹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加上RPG火箭筒等非制导近距直瞄武器在战场上被大量用于反直升机作战,导致机动规避、软杀伤(有源/无源干扰)等传统军机防护手段的局限性日益暴露,越来越难以给军机提供足够的战场防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确保军机能在未来高技术、高强度的战争中生存下来并高效完成各种作战任务,非常有必要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为其寻求更加可靠有效的战场防护手段。
美国XB- 70轰炸机发射"派伊•瓦克特"飞碟状反导自卫空空导弹的战斗场景假想图
       为此,目前世界各国均在大力探索各种相关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技术,军机主动防护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所谓军机主动防护,就是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面舰艇、坦克装甲车辆和地面军事设施的主动防护概念引入到军用航空领域,通过为军机配装一套与目前舰载近防武器系统(CIWS)、坦克装甲车辆主动防护系统(APS)和地面"反火箭炮、火炮及迫击炮"(C-RAM)系统类似,可直接对来袭弹药(包括以面空/空空导弹为代表的制导对空弹药和以RPG火箭筒为代表的非制导对空弹药)实施火力拦截的近距/超近距反导自卫系统(即机载主动防护系统),使其在战场上能以消灭来袭弹药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自防护能力。对于配装有主动防护系统的军机来说,当其在战斗中遭到敌方制导/非制导对空弹药的攻击而情况危急,尤其是传统的机动规避和软杀伤手段均难以有效对抗时,机上的主动防护系统将会及时启动,探测、跟踪来袭弹药并适时发射拦截弹,以硬杀伤的方式对其实施火力拦截,力争在来袭弹药战斗部的有效杀伤范围之外将其彻底摧毁,至少也使其遭到局部毁伤或偏离正常飞行弹道以至于无法继续追踪目标,最终达到提高自身战场生存力的目的。
       显然,通过引入主动防护技术,一方面可以在传统的机动规避和软杀伤手段之外,再为军机增加一种对付来袭弹药的防护手段,从而有效弥补当前军机针对来袭弹药的对抗手段过少、导致战场防护过于薄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军机防护模式,使其由消极被动地躲避、干扰、诱骗敌方导弹,转向积极主动地探测、跟踪、消灭来袭威胁,从而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给军机防护技术发展带来的桎梏,为提高未来军机的战场生存力开辟一条全新的技术途径。由于机载主动防护系统在对抗来袭弹药的过程中,将根本无需考虑后者有无制导、采用何种制导方式/体制以及制导技术水平的高低,受军机平台自身飞行性能、空勤人员技能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也很小,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克服机动规避、软杀伤等传统军机防护手段在防护效能方面的种种先天不足,使军机在未来战场上的生存力获得革命性提升,还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传统防护手段对载机作战任务完成的各种不利影响,极大地提升作战灵活性。 
机载主动防护系统拦截来袭空空导弹的作战过程示意图
       此外,与目前舰载近防武器系统、坦克主动防护系统、地面"反火箭炮、火炮及迫击炮"系统通常会与其他防护手段配合使用一样,军机主动防护与传统机动规避/软杀伤手段之间也将是互补、而不是取代的关系,因此今后在为军机配装主动防护系统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其与机上原有的软杀伤自防护系统整合在一起,构成一套"软硬结合"式的综合自防护系统,战时可对来袭弹药(尤其是面空/空空导弹)同时实施软杀伤和硬摧毁,从而进一步提高军机的战场防护能力。
       背景及相关技术发展历程
       主动防护作为一种军机防护理念,在世界军用航空装备发展史上出现的时间并不晚。早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对空导弹对军机威胁的日趋严重,美国、苏联等国在研制B-52、图-95等远程轰炸机时,均曾考虑过为其配装具备反导自卫功能的航炮或空空导弹。这之后直到21世纪初的数十年时间内,美国、苏联(俄罗斯)、以色列、英国、法国等国均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名目繁多、技术路线各异的概念方案,对研发机载主动防护系统所涉及到的各个技术领域,例如主动雷达/激光、被动雷达/激光、被动红外/紫外等探测跟踪手段,遮蔽/腐蚀导引头、充气/非充气物柔性拦阻、破片/子弹丸杀伤、弹体直接撞击、激光高温烧蚀等目标毁伤方式,无动力滞空拦截弹、航炮炮弹、抛射式反导榴弹、反导自卫导弹、高能激光等反导拦截武器,均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论证。尽管由于部分关键技术迟迟无法取得突破,这些概念方案最终大都停留在纸面阶段,而没能转入正式的产品研制,但通过这一系列富有开拓意义的先期探索,为今后新一代机载主动防护系统的研发做了大量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