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所属航空工业气动院将空气动力设计与测试技术应用于冬奥选手辅助训练,打造符合速度滑冰、跳台滑雪、雪车雪橇等冬奥项目运动特点的“风洞”,助力赛场运动员超越自我、赢得佳绩。风洞可以模拟出风速、风向、温度等重要赛场环境,帮助运动员在仿真风阻中纠正和掌握空中姿态、降低伤病风险,从而大幅提升训练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风洞技术还全面应用于高性能比赛服装设计。本届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冠军高亭宇的速滑服就是根据其个人特征、经过500多个小时的风洞测试研制而成。通过采用国防先进技术创新手段,有效提升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奇安信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唯一的网络安全服务与杀毒软件赞助商,为冬奥会系统打造了一套具有“全层面管控、全网络防护、全领域覆盖、全周期保障、全线索闭环、全兵种协同”的“六全”网络安全保障框架体系:包括“一个中心”,即能够看见、揪出、阻断任何威胁的态势感知和安全管控中心;“两个体系”,即安全防护体系和零信任体系,为奥运网络安全筑牢“铜墙铁壁”。
3 注入国民经济发展新动能
国防科技赋能冬奥,不仅满足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参赛的重大科技需求,也将对后冬奥时代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船舶集团所属718所承揽张家口海珀尔制氢站建设,承担冬奥会崇礼赛区179辆氢燃料大巴的设计安装、氢气加注和车载氢系统维护保障工作,为本届冬奥会低碳技术的推广、助力能源绿色转型贡献力量。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氢燃料电池客车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58公斤二氧化碳排放。氢能大巴配载双电机无动力中断驱动系统、全气候耐极寒动力电池,可实现零下35℃极寒低温启动和零下40℃极寒低温存放与停机自动保护,以适应低温、爬坡等路况场景。后奥运时代氢能源的普及将推动绿色出行产业发展。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华通信打造的崇礼智慧交通平台,实现崇礼交通运输信息的整合、共享和综合利用,为北京冬奥会赛时及后冬奥时期带来诸多便利。该平台规划了道路基础、行政、机场、停车、气象、道路监控等13类基础数据,该平台可帮助崇礼居民和游客实时了解公交车行程信息,并为山区的滑雪场和冬奥核心区铲冰除雪保障提供实用信息,有效缓解崇礼交通拥堵、停车难两大难题,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由航天科技五院研制、中国卫通运营的通信卫星中星6C,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5G+8K直播,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视听盛宴,推动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中星6C通信卫星覆盖域广,不受冬奥场馆高山地形的限制,所提供的8K直播较4K直播画面更清晰、色彩更靓丽,让观众在家也能“身临其境”体验精彩赛事。北京全市各区及150多个社区20块大屏、200余台8K电视机,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城市化8K立体播放体系。未来,国防科技还将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服务大众,将国防科技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京张高铁作为冬奥会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我国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的智能化高速铁路,将崇礼纳入首都1小时通勤圈,加快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张家口市崇礼县在2015年底还是贫困县,贫困率达16.81%。受益于京张铁路的建设,崇礼于2019年5月顺利脱贫摘帽。航天科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助推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高。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之重器,始终笃行引领国家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惠及社会民生福祉的职责使命,用科技为本届冬奥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人民军工将继续勇立潮头,奋勇当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