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国消费级及工业无人机都取得了高速发展,2021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分别达到391亿元和478.12亿元,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24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567.73亿元和1507.85亿元。

2015-202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细分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近年来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比例逐年攀升,2021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55.01%,较2015年的19.31%增长了35.70%,预计2024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比例将达到72.65%,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比例刚好相反,2021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44.99%,较2015年的80.69%减少了35.70%,预计2024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民用无人机市场总规模的比例约为27.35%。

2015-202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细分市场规模占比(%)
随着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的青睐,2021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共发生10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额完成21.6亿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共发生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额完成7.53亿元,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带动全产业链受益。

2012-2021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及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投融资情况统计
三、未来发展趋势
1、总体市场
民用无人机行业将保持增长
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在行业应用场景需求的快速增长驱动下,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行业应用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地理测绘、安防监控、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化、细化,且由于新冠疫情持续发展影响,无人机“非接触”“无人化”的优势将进一步凸现,预计需求仍将快速提升;相对而言,消费类无人机继续增长,但是市场占比预计将进一步减少。
无人机行业监管将继续加强
2021年11月,伊拉克总理住处遭无人机炸弹袭击,再次加深各界对无人技术的担忧,无人机黑飞、扰航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监管的空白已经是阻碍无人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11月1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十四五”立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实施,探索研究在相关立法项目中建立无人化载运工具管理制度。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上位法的出台,相关配套部门规章、实施细则和管理手段将随之发布,无人机行业管理将继续加强。
2、重点领域
农林植保继续保持较大份额
2020年中国农林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70779架,同比增长77.52%。农业农村部从2017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农林植保无人机年度销量从2017年的不足千架发展到2020年的1.53万架,市场规模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44.5%,年度作业量近3亿亩。
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生产劳动主要工作量的植后管理(施药撒肥、病虫害防治、农田灌溉等环节)仍较为依赖人力和个人经验,机械化率仅为 8.4%,加上农业劳动力减少、农村老龄化加剧等我国农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无人农业装备在植后管理环节具备广阔渗透空间,2021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农林植保领域市场规模达131.22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63.32 亿元,同比增长93.25%,预计未来农林植保无人机将继续保持较大市场份额。
应急救援市场发展迎来机遇
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可以执行侦察、勘测、指挥调度、通讯中继、应急照明、消防灭火、输送抛投、搜寻救援等任务,前景极其广阔,2021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应急领域市场规模达23.98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0.37亿元,同比增长76.19%,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已有天津、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等十余个省市发布相关规划,加强无人机装备配备、完善应急通讯网络建设,推动无人机应急救灾常态化。随着我国应急救援力量的全面整合建设,民用无人机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快递物流应用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已进入流通体系升级的窗口期,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无人机运送物资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部分偏远地区,无人机物流的优势也十分明显。2021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快递物流领域市场规模达18.45亿元,按照民航局“先载货后载客、先隔离后融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径,无人机物流快递应用的商业化应用将更快走向现实。实际上,纵观各地“十四五”规划,天津、江苏、浙江、重庆、四川、云南等地已经就扩大无人机物流应用作出具体部署安排。
2019-202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快递物流领域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城市空中交通概念受到追捧
城市空中交通(UAM)、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汽车等概念成为航空领域中最热门的创新领域和投资领域之一。多家企业获得大规模融资,成为资本追逐热点领域。吉利、一汽、长城、小鹏等车企和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玮航科技等科技企业也积极开展飞行汽车研究项目,亿航智能已研发出多款产品并在适航认证中,峰飞航空也完成首飞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