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聚焦
行业技术
首页  >  新闻聚焦   >  行业技术  >   详情
军用无人机行业研究:锻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内需外贸前景光明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山西证券 | 发布时间: 2022-12-09 | 12231 次浏览 | 分享到:
无人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应用场景,无人机在尺寸、质量、性能等方面差异明显…...

中国出口军用无人机主要以高端中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为主,面对同样具备价格优势的土耳其和伊朗的竞争,中国无人机具有性能更高和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优势。2011 年至 2021 年,中国出口军用无人机主力机型是翼龙系列和彩虹系列,分别占到 54.1%和 38.1%,其中基本都是中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细分领域,翼龙系列和彩虹系列也排名前列。比较同样具备价格优势的土耳其和伊朗的察打一体无人机,首先我国无人机在性能上水平更高,比如翼龙 II 和 CH-4 在最大升限、有效载荷、飞行速度和续航时间上明显优于 TB-2,可以在 TB-2 飞行高度之上对 TB-2 进行监视和跟踪,并在TB-2 需要返航时跟踪发现地面指挥控制站位置并打击摧毁,这是已经发生在叙利亚和利比亚战场上的作战案例,其次中国无人机已经能够实现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而土耳其和伊朗无人机在发动机、侦察载荷等关键部件上仍需要从加拿大、德国、乌克兰等国进口,2020 年由于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冲突中使用TB-2 不符合加拿大的外交政策和装备最终用途保证,加拿大停止了向土耳其出口 TB-2 配备的 CMX-15D 光电/红外成像系统。

土耳其在全球低端中小型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域占有重要地位。2011 年至2021 年,土耳其出口军用无人机 185 架,其中 70%是 Bayraktar TB-2 察打一体无人机。Bayraktar TB-2 是土耳其自主研制的首款中小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虽然作战能力相比美国 MQ-9 等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尚有差距,但由于土耳其对该机大规模的装备和实战应用,该机在实战效果和累计飞行时间上处于世界第一梯队,并在近几年的纳卡战争和俄乌冲突中频繁曝光,从总体性能而言,TB-2 在 500kg 级别无人机中表现突出,能以更低的作战成本为军方提供有力支持。2019 年 Baykar 继 TB-2、ANKA 之后推出了 AKINCI 系列大型高空长航时双发无人机,AKINCI A 配备两台乌克兰 450 马力的涡桨发动机 AI-450S,AKINCI B 配备了两台加拿大750 马力的涡桨发动机 PT6,该系列无人机具备更强的载油和武器挂载能力,后续值得持续关注。

 

土耳其无人机许多关键部件需要外购,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低,容易被“卡脖子”。TB-2 的发动机采用了奥地利 Rotax 公司的 912 型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光电吊舱采用了 L3 公司的CMX-15D光电转塔,2020年这些核心部件被相继限制出口,土耳其宣布采用国产 TEI PD170 发动机和CATS 光电转塔进行替代,并于2020 年 11 月开始集成测试,但是 TB-2 的大多数客户排斥购买 CATS 光电转塔,主要原因是土耳其产光电转塔重量从 45kg 增加至 61kg,并且性能表现一般,与已有无人机系统兼容性一般。

伊朗坚持国防自主化道路,无人机装备先进与落后并存。伊朗是中东地区最早开始大规模应用和研制无人机的国家,由于长期处于制裁环境下,限制了从从国际社会获得先进技术和装备的路径。伊朗早期通过仿制由于电子干扰、诱骗以及失控坠毁在本土的美国和以色列的无人机,快速形成战斗力,并结合自身实际大量采用了民用成熟技术,有效降低了研制难度和生产成本,但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装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虽然较强的系统工程能力实现了整体作战效能的提升,但是仍然呈现出先进与落后并存的特点。“莫哈杰”(Mohajer)系列和“见证者”(Shahed)系列是伊朗无人机外销主力,自杀式无人机“见证者”-136 俄乌战场发威。2011 年至 2021 年,伊朗出口军用无人机 25 架,主要是“莫哈杰”(Mohajer)系列和“见证者”(Shahed)系列。“莫哈杰”(Mohajer)系列是伊朗最早研制的一款无人机,衍生型号一直延续至今,其真正具备作战能力的型号是 2019 年量产的 Mohajer-6,伊朗首款实用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是2012年亮相的“见证者”129。“见证者”-136 是一款低成本自杀式无人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雷达难以探测,而且拦截成本高,可以远距离飞行并在攻击目标上方盘旋,虽然依赖民用级GNSS 导航,但相对较大的弹头弥补了部分导航精度的下降,在俄乌战场上被广泛用于攻击仓库、厂房、电力基础设施及基地等目标,有效弥补了俄罗斯日益减少的巡航导弹供应。

韩国军用无人机技术正在崛起。韩国国防部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制定了无人机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打造一支近、中、远程相结合的无人机部队,随着以“夜侵者”-300 为代表的国产小型战术无人侦察机批量装备部队,以及 KUS-FS 中型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研发完成并即将部署,韩国正逐步掌握无人机关键技术,追赶步伐逐渐加快。2022 年韩国空军宣布拟组建隐身无人机中队,开发一种有人机-无人机编队系统,依托 1 架有人驾驶隐身飞机,编组 3-4 架隐身无人机,联合执行作战任务,并计划于2027 年形成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