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聚焦
行业技术
首页  >  新闻聚焦   >  行业技术  >   详情
“微轻小”无人机反制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 | 作者:陈珂屹 曾颖 | 发布时间: 2023-11-03 | 235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央军委公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中,进一步将无人机规范划分为5种类型: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及大型…...


无人驾驶航空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无人机,是指没有机载驾驶员、自备动力系统的航空器,包括有飞控的无人机也包括手动操作的航模。在今年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中,进一步将无人机规范划分为5种类型: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及大型。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特别是“微轻小”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给很多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潜在的安全威胁。如2018年1月,13架装有爆炸物的无人机袭击了多个俄军驻叙的基地目标;2018年8月,2架分别携带1kgC4炸药的无人机对正在演讲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进行袭击;2018年11月,沙特王室在也门前线阵地遭遇胡塞多架满载导弹的无人机袭击;2020年9至11月,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爆发武装冲突,首次将无人机作为主战装备。无人机成为主导战争进程、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要素,对战局走向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之近期俄乌冲突,双方愈演愈烈的无人机攻防作战,“微轻小”无人机防御反制技术已逐渐成为空中防御体系中迫切需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反制装备及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一、“微轻小”无人机的特点及主要威胁

随着自主组网技术、任务动态调整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载荷小型化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增强了其态势感知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使其能够高效协同执行任务,同时具备灵活机动性高、抗毁伤能力强等优势。其中“微轻小”无人机因具有操作简单、飞行速度低、体积小、成本低廉、可搭载载荷等特点,成为当前的主流无人机。随着攻击目标、攻击手段、攻击载体的复杂化以及攻击动机的大规模杀伤化,无人机不仅能够遂行目标探测侦察、协同火力打击等威胁任务,还大大增加了隐蔽性和危害性。

“微轻小”无人机还可通过搭载雷达、光电及红外传感器、拍摄载荷、通信中继载荷等,对重点区域及敏感场所进行偷拍摄像和测绘拍照,获取保密信息。通过装载武器、有毒化学物质和爆炸物,进行火力攻击、恐怖袭击及自杀式打击,造成人员伤亡及军事目标摧毁。结合“微轻小”无人机的特点,分析出无人机反制难点主要为以下四点。

1.机身体积小、材料偏向非金属,随着复合及隐身化技术材料的发展,造成针对探测发现、识别预警的难度增加。

2.无人机技术的获取门槛降低,使得恐怖分子利用无人机实施恐怖袭击的几率不断增大。

3.无人机攻击和防护的能力提升,以及灵活机动性能的提高,造成无人机处置难度增大。

4.无人机搭载载荷的多样化发展,造成未来战争面临抵近侦察、电子干扰、火力引导、自杀式攻击等威胁。

二、典型场景下“微轻小”无人机反制需求

随着“微轻小”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和性能日益完善,应用形式逐渐由保障性向攻击性转变,应用手段和应用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已经成为重要人物、重要场馆、重要活动保障中极具强破坏力的空中威胁。

军事领域场景中,由于“微轻小”无人机具有发现难、攻击形式与手段多样、攻击时间地点突发性强的特点,能够执行战术侦察、协同打击、自杀式打击等任务,故反制装备着重需要提升预警监视能力和综合对抗能力。这要求反制装备首先能够及时、准确的探测发现目标,形成对目标的预警与识别能力,其次能够无附带损伤的处置目标,形成精准打击、高效毁伤的对抗处置能力。

在非军事作战场景中,由于“微轻小”无人机具有体积小、低空飞行、隐蔽性强、成本低廉、可搭载多类载荷等特点,故反制装备着重提高对“微轻小”无人机的探测能力和高效精准的处置能力。这要求反制装备能够进行及时的监测跟踪、快速的识别定位、准确的干扰欺骗,以及安全且精准的拒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人员聚集或流动性强的环境中,反制的前提一定是保证安全。

三、“微轻小”无人机反制技术手段及不足

无人机反制技术是为保护重要人员、重要空地区域对非法入侵的无人机进行控制的技术。当前,“微轻小”无人机反制领域已有诸多基于不同原理的反制技术,根据其作用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分类为雷达探测、无线电监测、光电追踪、信号干扰、导航诱骗等几大类。国外反无人机系统研发起步较早,已形成一些面向市场的产品,如英国Blighter公司开发完成的“AUDS”系统,该系统采用雷达、光学、电磁干扰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可疑目标的监控跟踪以及反制。美国Battelle公司研制的“DroneDefender”反无人机枪,利用电磁干扰技术实现对可疑无人机的驱离。Dedrone公司开发的“DroneTracker”系统结合了光学、红外、声音等目标探测识别手段。

国内反无人机系统已经投入市场并实现了行业应用,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测数据信息少,多探测源数据未有效融合;二是反制系统和装备大多适用于较简单的陆地环境,针对于海上空旷、大范围、远距离、海杂波干扰、城市等复杂环境下的探测手段还不够成熟。其主要表现在对复杂地形或强杂波环境中的探测跟踪及目标识别困难,电磁环境中的干扰阻断效果欠佳及欺骗控制难度较大。

雷达探测对于远距离探测、轨迹跟踪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对悬停或低速飞行的目标探测难度大,易受背景杂波及复杂环境影响,导致虚警率较高。光电探测可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跟踪,进行精确引导打击,但易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其主动搜索能力差,需要其他手段提供位置信息引导。无线电探测能够识别无人机机型且隐蔽性好,但受电磁环境影响较大,在城市环境中使用局限性高且无法监测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