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品牌活动
首页  >  品牌活动  >   品牌会议  >   海鹰论坛  >  详情 
以军民两用技术为基础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来源: | 作者:佟京昊 | 发布时间: 2018-05-17 | 30972 次浏览 | 分享到:
伴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很多省市都以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作为本地重要工作,有的省市还颁布了军民融合产业规划。但对如何界定“军民融合产业”各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地区都把“军转民”产业和“民参军”业务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主要内容,但仔细推敲,似有不妥。
       对军民融合产业的理解
       伴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很多省市都以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作为本地重要工作,有的省市还颁布了军民融合产业规划。但对如何界定“军民融合产业”各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地区都把“军转民”产业和“民参军”业务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主要内容,但仔细推敲,似有不妥。
       要认识军民融合产业,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国家研制武器装备的工业领域,是最典型的军事工业。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几十年来秉持传统行业化发展体制,除了开发生产武器装备,也开发了大量的民用产品,这些民品产业即所谓的“军转民”产业。但是,伴随着这些产业的发展,其中很多领域与武器装备研制的内在联系越来越薄弱。特别是近几年,部分军工集团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涉足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可以说与国防科技工业范畴已相距甚远。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我国社会整体工业能力和技术实力获得很大提升。特别在信息化和智能化领域,我国非军工企业掌握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对我国国防科技进步至关重要。因此,吸引社会非军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可以对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构成形成有益的补充。我国军工行业一直采取的行业内分工的发展体制,回避了市场竞争这一促进企业持续进步的最有效手段,为国防建设埋下了重大隐患,引进社会企业可以通过竞争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更健康发展,因此大力鼓励“民参军”是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民参军”也被很多地方视作军民融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参军”的主体不限于民营企业,也包括非军工央企、地方国企、股份制企业等各种非传统军工主体。虽然“民参军”是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民参军”产业并非军民融合产业。

       以军民两用技术界定
军民融合产业
       《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强产业领域统筹,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如果以此为据,则国防科技工业存在更广义的体系概念,除了狭义的国防科技工业即军事工业之外,还存在其他工业门类与之共同组成我国特色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这些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组成部分并非是单纯的军事工业,但其行业发展对我国武器装备水平和军事能力提高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这些行业发展必然以军民两用技术为基础,其中适合产业化发展的领域,就可以称之为军民融合产业。
       军民两用技术,是指其技术发展不但可用于研制新的军用产品满足军事需要,也可用来研制民用产品投入市场,或直接研制军民通用产品。以军民两用技术界定军民融合产业,是因为军民两用技术正是军民融合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所在。事实上,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也是美国当局目前正在实施的21世纪美国国家技术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
       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主要技术经济战略是“军转民”战略。因为政府更关心国防科研和军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研究发展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与苏联争夺先进军事技术领域与战略领域的领先地位。这期间,政府投入的研究发展经费远远高于私人企业投资。如20世纪60年代的10年中,平均大约高出一倍。为了保证这些技术投资的效益最大化,美国同时推行了“军转民”战略,也叫副产品利用,或称为军用技术转民用。这一战略在冷战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国家对高技术开发的溢出效应。最终美国击败苏联赢得冷战的胜利,正是这种高技术的溢出效应,而非军事技术本身。然而,单纯为武器装备开发的军用技术转民用并非水到渠成。一般都需要再投入资金,并且涉及标准转化等问题,经过二次开发才可能产生民用产品。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假想敌消失,美国的武器装备研制和采办费用有较大幅度减少。而伴随信息化高技术企业的迅速崛起,民用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到1995年,美国私人企业研究发展投资已高出政府投资的50%,并在继续提升。特别是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提升了民间的创新能力,更新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民用产品应用的广泛性,大大缩短了高新技术产品成熟度提升的进程。民用信息化技术水平迅速在很多领域超越了军用相关技术并表现出更强劲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这种技术进步在带来信息技术革命的同时,也为美国武器研制提供了更广泛的技术储备和工业基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越来越受到美方高层重视。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美国政府于1993年开始执行国防转轨战略,大力鼓励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并要求武器系统中大量采用民用技术和产品。而发展两用技术则从技术预研计划立项开始就同时论证军用前景和民用潜力,同时考虑军民两用的兼容问题。美国政府的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美国建立军民一体的先进国家工业体系,并成功地将民用各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用来巩固其军事装备能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