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围绕“训练必须服从服务于实战需求”的目标,不断深化专业队伍建设,推进战训耦合,淬炼精兵强将。
2021年11月,福州市公安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起“e体+”智慧赋能现代警务体系。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主动融入“e体+”智慧赋能体系,施行警用无人机梯度化人才培养模式,现有部级警用无人机驾驶执照考官、警用无人机高级教官1名,学科创新运用带头人1名,持有警用无人机B2驾驶执照民警130余名,为警航工作的发展不断注入新血液、增添新活力。
萧山分局立足杭州亚运会安保实战需求,面向全局成立亚运安保无人机尖端团队,开展8期培训,120名民辅警通过基础飞手培训,形成无人机应用管理运行体系,建设无人机实战应用实验室,红蓝模拟对抗进入常态化运行模式。
“在建章立制方面,我局制定了《警用无人机及相关装备管理规范》《无人机低空防御处置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8项,在巡特警大队指挥室设置24小时运作的无人机席位,明确任务要求、细化工作流程,畅通大队无人机指挥室与无人机专班联动机制。”萧山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耿源说。
对于警用无人机队伍的发展前景,宫志刚指出,目前基层大部分的警用无人机队伍挂靠在其他部门,未来还是要成立独立的组织机构,培养一批专业的警务人员。硬件配置方面,要通过深化警企融合,开发出更多适合警务要求、性能优越的警用无人机。
“各地对警用无人机飞行的管理方案正在逐渐完善。需要关注的是,民用无人机领域仍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造成管理过程中‘认定难’‘执行难’。公安机关要推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各种违规无人机的生产使用进行有效管控。”宫志刚说。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热点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