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的首部专门行政法规,对于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适用条件
继续阅读本文之前注意,以下几种情况无需了解本条例:
•在室内飞行不适用本条例
•不算无人机的不适用本条例
•条例2024年1月1日生效,在此之前可暂时不看
航模和玩具无人机算不算无人机?
自备动力系统的飞行玩具均算作无人机,需遵守本条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空中交通管理机构会同国务院公安、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制定。
条例详情
第十条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所有者应当依法进行实名登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涉及境外飞行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应当依法进行国籍登记。
解读:
•凡是购买无人机都必须实名登记。
•境外飞行驾驶无人机必须进行国籍登记。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条例规定,涉及境外飞行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未依法进行国籍登记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以及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飞行活动,应当依法投保责任保险。
解读:
•购买无人机必须依法投保责任保险。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未依法投保责任保险的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从事飞行活动的单位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运营合格证。
无人机分类

第十六条 操控小型、中型、大型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取得相应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 (以下简称操控员) 执照:
(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接受安全操控培训,并经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考核合格;
(三)无可能影响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行为的疾病病史无吸毒行为记录;
(四)近5年内无因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扰乱公共秩序的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记录。
从事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活动的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由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生产者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取得操作证书
解读:
•操控小型及以上无人机必须考取无人机执照。
•申请执照的要求包括: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通过培训考核、无影响飞行的疾病史,无吸毒行为、近5年无刑事处罚记录。
•操控植保无人机无需考取执照,但要经过培训和考核,取得操作证书。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操控员执照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超出操控员执照载明范围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的罚款,并处暂扣操控员执照6个月至12个月;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操控员执照,2 年内不受理其操控员执照申请。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操作证书从事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作业,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熟练掌握有关机型操作方法,了解风险警示信息和有关管理制度。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操控微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操控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应当由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现场指导。
操控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内飞行的人员,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经培训合格。
解读:
•操控微型、轻型无人机无需考取执照。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无人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微型、轻型无人机。想跨界操控,应有符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现场指导。
•在管制空域操控轻型无人机的人员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监护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第十九条 国家根据需要划设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 (以下简称管制空域)。
真高120米以上空域,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以及周边空域,军用航空超低空飞行空域,以及下列区域上方的空域应当划设为管制空域:
(一)机场以及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
(二)国界线、实际控制线、边境线向我方一侧一定范围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