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前沿技术.
“战略前沿技术”公众号为远望智库旗下前沿资讯媒体。“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选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等服务。


电话 | 010-82030532 手机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 邮箱 | yw@techxcope.com
无人机的军事特点带来的新型战斗空间——“空地中间区域”
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方晓
2022年8月,日本《防卫技术期刊》发布文章,题为《俄乌战争改变了的新型武器之战——无人机的军事特点带来的新型战斗空间“空地中间区域”》。作者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的部谷直亮、综合政策学部教授古谷知之。现编译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序
无人机在军事上的作用已经不仅是可能性了,而是通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无人机军队进行攻击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2020),以及无人机军队之间的战斗——俄乌战争(2022)得到了证实。华沙大学无人机专家里德凡•巴里•乌尔科斯塔,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时指出:“这已经不是科幻电影了。无人机战争是现实,它现在正在发生。”无人机不再是科幻,而是作为现实的技术被应用于战争中。
但是,如何定位和评价无人机被证实的军事作用呢?相关讨论以2020年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为契机,才刚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而且,“无人机”无论在陆海空,都在持续增加。
本文把包括从小型到大型、从旋转翼到固定翼的无人机,包括从数万日元的四旋翼飞行器(quadcopter)到数百亿日元的全球鹰,视为“在低空域这一新型战斗领域中架起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之间桥梁的无人飞翔体”,并将对以下内容进行叙述:这种武器系统独特的军事特点,使得在低空区域和浅海区域产生了新的战斗领域——“空地中间区域(InDAG:The intermediate domain of the Air and Ground)”,就像以前飞机和潜水艇的出现导致产生了新型战斗领域一样。
无人机的军事特点①地形效应相对化,不必考虑人的风险的战术可能性,7个成本优势
无人机的军事特点,第一是装载了高性能且廉价的传感器来飞行,理论上可以探测所有地面的活动,使地形效应相对化。迄今为止的伪装和阵地建设虽然不能称为无意义,但是由于无人机,其效果大打折扣,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杰克•沃林,在对2020年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的分析中认为,阿塞拜疆军队的无人机之战压倒了亚美尼亚军队,“无人机的传感器能够根据异常地形上的动向、物体间的人为间隔以及偏离民用道路,不分昼夜的捕捉军用车辆。”“认为伪装可以将车辆隐藏起来而避免敌方无人机发现,属于乐观想法。由于红外线及热成像照相机的急剧增加,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很难隐蔽。即使是车辆进行了反热成像伪装,但如果乘员因排尿等离开伪装,很多情况下都有可能被发现。”沃林还指出,西方军队在作战中以大量使用无线电为前提,因此容易暴露位置。美国哈德逊研究所也就乌克兰的战例评论称:“无人机能够更精确的对隐蔽或移动的资产进行火炮和火箭炮打击,实时评估敌方损害,从而实现快速追击。”
各国军队也在尝试采纳这些战斗经验。其中之一是加强反热成像防护的措施。中国军队在装甲车辆上添加了能混淆红外线反射的面板,并在卡车的顶部安装了面板使其平坦。
另一种方法则是伪装成人工物体,而不是伪装成以往主流的自然物体。除了沃林指出的内容之外,连民用的农业用无人机也具有分析植被光合作用的功能。在识破反热成像伪装的情况下,伪装成自然物体是危险的。因此,台湾军队将装甲车辆隐藏在汽车等废料中,演习对工程车辆的“cosplay”(意为“模仿”)。俄军也尝试将燃料补给车伪装成小麦车辆。在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战争中也是如此,不仅是军用无人机,就连仅10万日元左右的DJI等民用无人机,也能清楚的发现两军的装甲部队和阵地。从残骸来看,也能发现隐藏在市区的车辆被破坏的痕迹。这证明了现代战争中,大量无人机装载的廉价且高性能的雷达、红外线传感器、光学照相机的威力。
第二,无人机可以无视现代战中的“枷锁”——人的风险。在现代战争中,人的价值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正如战略家爱德华•鲁特瓦克提倡“后英雄战争”这一概念一样,在现代战争中,“死亡”与以往相比,被避忌的倾向越发明显。这是由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少子化日益严重,而且病故之外的死亡变少,因此避忌战争中的牺牲者。
但是无人机自不待言,它是无人的。这样就开拓了冒险采取不惜付出战力牺牲的策略可能性。无人机可以执行以损失为前提的战术,以及人类不可能完成的长时间行动。例如,活跃在乌克兰的土耳其制武装无人机TB2,可以连续飞行27小时,侵入俄罗斯境内深处进行空袭。载人飞机因为疲劳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且战死和被俘的可能性很高,所以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