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当下说一说植保无人机很应景!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军工 | 发布时间: 2019-04-08 | 830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9年高博特军工、中国无人系统产业联盟拟携手各相关权威机构在北京、深圳、上海、西安、天津、杭州等10座城市,围绕无人机10种行业应用...
随着国家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应用,以及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应用,未来植保无人机或将成为田间地头的标配。在业内看来,农业植保无人机是一个数以千亿计的市场。
       问题与痛点并存
       欲速则不达,虽然我国无人机植保市场空间大,发展迅猛,但整体而言,我国的植保无人机体系尚未成熟。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技术和产品性能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无人机行业化细分应用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痛点。
       首先是价格因素,目前国内农业发展即使出现以农业合作社、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新模式,但主题还是局限于小型的农户为主。价格是当前阻碍绝大多数农业大户使用植保无人机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潜在客户面对高额价格望而却步。虽然近几年政府在机械购置上给予补贴,但对一些规模化植保无人机企业而言还需要政府在资金和场地、税收等方面予以更多支持。
       其次则是我国植保无人机配套服务滞后,例如植保无人机完成喷洒,还需要操作者对无人机飞行技术掌握,对当地地理、气候的了解,以及对无人机操作经验的积累。另外农户在植保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产品部件损毁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维修或者是维修时间成本很高。由于植保无人机价值高,无人机使用损失的配套保险制度还不具备,并且市面上生产无人机的厂家众多、各自零部件标准不统一、价格差异大,以至于比价困难,无人机发生损坏或者事故后,由于难以核定损失,理赔程序造成了或多或少的阻碍。
       然后是植保无人机行业标准不完善。有专家表示,我国植保无人机产业已经起步,但是目前业内并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包括无人机自身技术、性能标准和植保标准。这就使得无人机企业鱼目混杂,同时政府也无法出台确切的支持和扶持政策。据了解,目前我国明确出台有关民用无人机相关技术标准的省份屈指可数,仅有深圳对于各种业务类型的民用无人机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标准体系。
       最后
       问题是暂时的,发展是长远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无人机联系起来,促进无人机植保的进一步发展。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国内几家有代表性的无人机厂商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不断革新植保无人机落实应用方式,提升植保无人机普及率。例如相应企业提出以技术协作、租购并举、整体解决方案的方式,构建植保无人机应用新模式;以及通过前沿新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提高对农田、农作物的智能感知,更科学地决策,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更多价值。
       今年"尖兵之翼"以"十城十应用"为创新模式,努力推进无人机在细分领域的落地应用,其中农林植保是一项重头戏,不但集合国内几家重点植保无人机厂家,同时还将邀请植保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植保无人机未来发展,为植保无人机创新发展树立新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