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国防科技
首页  > 新闻聚焦 > 国防科技  >  详情 
【环球】 艰难前行的马来西亚国防工业
来源:保利集团国防科技研究中心 | 作者:殷晓阳 | 发布时间: 2018-08-21 | 14066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5月,政坛老将马哈蒂尔宣誓就任总理,实现了马来西亚独立六十年来的首次政权更迭。外界猜测,他的执政对马来西亚国防工业将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今年5月,政坛老将马哈蒂尔宣誓就任总理,实现了马来西亚独立六十年来的首次政权更迭。外界猜测,他的执政对马来西亚国防工业将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国防工业发展过程和现状

       独立初期,马来西亚国防工业基础薄弱。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陆续获得一定数量军事援助,马试图通过建立相对自主的国防工业,提升其在东南亚和穆斯林地区的政治地位,减少国防领域对外的依赖,节约装备采购费用。

       80年代开始,经济稳定发展,外部环境相对宽松,马来西亚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武器装备采购和国防工业发展计划。进入90年代,凭借相对较好的民用工业基础,并与国外国防工业合作,在通用装备和军民两用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马来西亚寄希望于利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成熟经验,建立一套本国特色国防工业,引进了多款北约制式轻武器和常用弹药生产许可,可生产军用越野车,具备装甲车辆的组装和大修能力,并在国外的帮助下生产了几型中小型作战舰艇。这些产品主要提供本国军队,近年也与印尼和泰国签署了防地雷反伏击车的出口合同。

       然而,巨额的装备采购和国防工业发展决心并未换来预期的效果,超过90%的本土国防产品仍受制于国外供应商。客观条件上,自身缺乏足够的技术、经验和人力,好高骛远与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是导致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至今马本土配套企业实力不强,产品政治影响力较弱,对国家投资和国外依赖较强,难以在国内和国际赢得足够的重视。

       近期国防预算和装备采购

       马来西亚的国防预算受汇率的影响较大,2018年马国防预算为40.3亿美元,约占全国预算的5.65%,相比2017年的39.4亿美元和2016年的36亿美元有小幅度的增长,低于2015年的47.9亿美元。2018年军费和所占政府预算的比例远低于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预期。

       2018年马国防部武器和装备采购总费用为8.38亿美元,相对于20178.57亿美元有小幅度下降,其中的主要项目为100型高级教练机、黑鹰运输直升机、C-130战术运输机的改进和升级,并以从国防剩余物资的名义从美国采购24辆二手M109A5自行榴弹炮。

       马来西亚的新型重点装备系统采购不列入年度采购预算,而是作为特别经费单列,如20181月对外宣布的4架海上巡逻机的采购招标,预计项目总金额高达6.6亿美元,其年度特别拨款为254万美元,主要用于竞标技术评估。政府为节约经费,近期空军采购预算被大幅度削减,2017年装备使用费用被削减到4.4亿美元,2016年为6.06亿美元,米格-29N型战斗机的更新计划被迫拖延,现役的12架仅保持4架可用。过去五年,四架空客A400M战术运输机是马空军最重要的采购项目。

       国防工业管理的体制机制

       马来西亚国防部下属次长级部门国防工业署是全国国防工业的主管部门,主要任务为制定本国国防工业发展战略,发展双边国防工业合作和推动国防工业的私有化改革。马来西亚国防工业协商会是由国防部、相关政府机构、国防企业代表共同组成的半官方组织,主要任务为落实国防政策,给予企业讨论和修改相关政策和协商平台,针对重点行业,划分为航空航天、海洋、车辆、武器、信息产业和通用技术六个板块。国防部下属的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协会主要由军队、工业和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组成,负责军队和工业急需的重点领域科研开发,制定所需装备的技术指标,并为军队采购部门提供技术参考。马来西亚高技术工业与政府集团为专门从事军民通用航空航天发展与开发的政府机构,曾经由总理办公室直接管辖,目前为科技部下属组织,并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主要工作虽为民用领域,但在许多关键技术的研发上与国防工业领域有深度合作。

       武器装备的引进与来源

       近十年,马来西亚武器装备来源复杂,受项目执行情况影响波动较大。2013-2017年,西欧各国在马来西亚有较高市场份额,美、俄占比例不高。马来西亚主要将武器引进的重心放在合作研发、技术引进和许可生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空客集团的A400M战术运输机的技术支持以及从土耳其引进PARS III 8x8轮式步兵战车。西班牙和土耳其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两国共计占据马来西亚武器市场的半壁江山。俄罗斯和德国的市场份额下降最大。

       由于各个年度重点引进项目所属的军种不同,因而马来西亚武器进口产品波动较大,规律性不强。如2013-2017年,进口的主要产品为航空装备A400M运输机,达到同期市场份额的55%;而在2008-2012年期间,进口的主要产品为海军装备,如德国MEK0-100巡逻舰、法国追风级护卫舰和鲉鱼级潜艇,占同期市场份额的59%2018年马来西亚引进挪威康斯贝格公司的NSM反舰导弹。总体而言,近十年军购项目大都集中在空、海军市场领域,陆战装备所占比例常年不超过15%

       国防工业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虽受高层重视,但掣肘较多,特别是资金难以落实马来西亚政府重视国防工业,但因政治纷争,往往导致引进项目或被搁置或被取消。2010年以后,军费及装备采购金额持续下降,新装备更新数量明显减缓,与东南亚各国武器进口额大幅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资金难以落实是装备引进和国防工业遇到的最大困扰。

       采办流程执行力不强,决策效率低下,采购易被牵绊。尽管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于建立公平、透明和高效的防务产品采办体系,也是东南亚国家中最早建立国防采办体系的国家,但采办体系所扮演的角色不足以支撑大型项目的顺利实施,中间环节过多,决策体系繁琐,执行力不高、责任归属不明、缺乏公平监管。许多军购的中标结果与装备的技术、体系和经济性均不相关,经常被外界质疑其遴选程序和标准。另一方面,现存采办流程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又易被国内反对派和国外供应商大肆利用,成为影响选举的重要因素。

       国防工业的政治地位与达到的技术水平不匹配。组建之初,马来西亚重视武器装备采购的技术引进、许可生产和补偿合同的技术增值效应,意在提高本国国防工业水平,减少对外依赖,节约开支。但其国防工业至今仍处于较低技术水平。国防工业发展初期制定的路线,过分重视引进国外成熟产品或许可生产,忽视了相关科研开发投入,国防科研部门所获得的经费占国防开支的比重常年低于周边的印尼、缅甸,多个领域被周边的后发国家超越,与新加坡的差距日渐拉大。其次,本土引进的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除少数低技术装备外,多数本土产品的成本总额高于从国外采购,大型系统难以达到设计指标。多个国产项目只有通过降低战技指标或压缩交付数量,甚至导致整个项目被取消。部分引进装备虽获得再出口许可,但关键技术和设备仍受制于欧美供应商,使得其国防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均难以获得竞争力。

       国防工业服务国家政治、安全与经济效能难以结合。近年来,马军作战重点由马来半岛向东部婆罗洲沙巴州转移,换装压力增加,对技术指标、稳定性和使用成本的要求升高。国防采购项目中工业部门所需的贸易补偿、融资渠道和技术转移的硬性门槛日渐提高,两者需求的差异日渐增大。通过武器装备引进所获得的补偿合同缺乏系统规划,部分合同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增加了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马空军战斗机总数不到40架,有来自俄罗斯、美国和英国三个国家的四个型号,其中俄罗斯又分为两个不同供应商。海军作战舰艇有15个型号之多,分别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和韩国等,这些企业通过军售项目在马建立的配套企业各自为战。马海军为简化后勤,希望将作战舰艇级别减少到5个,但至今无法真正落实。与国外供应厂家的直接补偿合同或配套产品因技术水平和质量不达标而遭到了退货或撤销,既没有实质提升技术能力也没有享受经济效益。因此在经费压缩的压力下,优先保证部队战斗力还是保证国防工业发展也在国内带来了分歧。

       在发展国防工业方面,马来西亚在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尴尬的地步,在政治环境、技术基础和国家规模上,马来西亚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但在实现产品的最终能力上却缺乏足够的经济、技术基础和必要的政治环境。尽管不甘心成为单纯的武器装备买家,也一直希望通过引进技术转变为具有一定国防自主能力甚至武器出口的新兴国家,但在发展决心、军队规模、经济实力、政治环境、技术要求、工业水平和人员能力等关键因素上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这为其国防工业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



     
 
数量与技术都被大量压缩的吉达级巡逻舰

马来西亚自产的AV-4防地雷反伏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