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聚焦
军工天地
首页  >  新闻聚焦   >  军工天地  >   详情
俄乌战场火力实践与反炮兵作战问题研究
来源:中国船舶报 | 作者:知远 | 发布时间: 557天前 | 3970 次浏览 | 分享到:
对比分析了俄乌两军反炮兵作战的手段、样式及各自的优势和短板,并提出了现代反炮兵作战的主要发展方向……

 


【知远导读】本文选自俄罗斯国防部主办的军事理论期刊《军队文集》(2022年第9期),作者为两名俄罗斯退役军人--V.利特维年科(退役上校、军事学副博士)和D.采哈诺维奇(预备役上校)。文章对比分析了俄乌两军反炮兵作战的手段、样式及各自的优势和短板,并提出了现代反炮兵作战的主要发展方向。全文编译如下:扬波/编译,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乌克兰军队多次炮击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的平民居住区,这迫使我们开始反思俄军炮兵的作用及反炮兵作战能力。《军队文集》的很多读者都不禁要问:“我方炮兵为何没能获得预期胜利?难道我们先辈们那些精湛的反炮兵作战技能已经失传?俄军在局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又在哪里?”读者朋友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道从专业军事视角分析俄乌之间的反炮兵作战问题。

遗憾的是,当前鲜有军事理论文献深入研究该问题。鉴于此,作为亲历过战斗行动的退伍老兵,本文的两位作者将依据开源信息归纳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俄乌炮兵的作战使用情况,并据此做出独立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与读者分享自己关于反炮兵作战问题的一些思考。本文还将从炮兵战术和现代反炮兵作战组织实施的角度进行解读。

“炮兵对决”——这是对现代军事冲突中反炮兵作战的习惯称谓。这种作战样式很久之前就已进入武装斗争实践,至今仍在诸多战斗任务中居于优先地位。在军事术语辞典中,反炮兵作战是指通过组织和运用炮兵火力,对敌方炮兵侦察设备及炮兵阵地予以打击的作战样式。也应看到,20世纪的局部战争中经常会出现交战双方力量不相称的情况,一方拥有绝对火力优势,也就谈不上炮兵对决。图1显示的是俄军在叙利亚境内的一处榴弹炮发射阵地(用于打击“伊斯兰国”恐怖分子)。

 

图1 俄军在叙利亚的一处炮兵阵地

炮兵作战的关键在于尽快查明敌方的射击手段并予以压制。俄军很长时间没有与拥有先进侦察、指挥和通信设备之敌在大规模战争中进行全面火力对抗。强调一点,乌军的侦察情报是由北约军事专家组织的,而且不仅有地面和空中侦察手段,还动用了太空监视设备。由此推断,乌克兰战场上的反炮兵作战已经拓展至陆、空、天三维空间,对敌方炮兵的打击也应在三个战场维度组织实施。

反炮兵作战情报保障最初主要由侦察-校正航空兵、无线电侦察和声学侦察设备及炮兵观察员(由侦察分队、破坏分队和步兵分队派出)担负。苏军时期即在步兵军中编设侦察炮兵营,在集团军中编设侦察炮兵团。集团军属火炮射程最远,是反炮兵作战的主要杀伤手段。

随着侦察手段的发展,炮兵发射阵地所属雷达站、侦察-校正航空兵、无人机及校正员开始参与反炮兵作战支援行动。师属和军属152毫米“姆斯塔-S”榴弹炮是摧毁敌方炮兵连的主要杀伤兵器。然而,俄军此前未能充分明确其在反炮兵作战中的任务,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缺乏野战条件下对抗敌方侦察设备的真正实战经验。

现在分析反炮兵作战中的侦察手段。反炮兵雷达负责探测敌方炮弹、地雷或来袭导弹,计算并定位弹药发射(起飞)点与命中点坐标。现代反炮兵雷达不仅能够识别发射系统的类型和口径,还可为己方火炮提供火力校正保障。反炮兵作战离不开雷达,是因其具有以下优势:高机动性(可运输性);远距离、大范围监测;实时获取目标数据;全时段、全天候工作。

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主要使用1L260“动物园-1M”反炮兵雷达作为反炮兵作战乃至所有炮兵作战样式的侦察手段,这已不是秘密。“动物园-1M”反炮兵雷达并非新装备,早于2012年就开始在俄军服役。该系统的改进型1L261反炮兵雷达采用GM-5971履带底盘,配备性能更为先进的有源相控阵天线,其侦察范围、识别精度、抗噪性能也都得到优化,不仅用于测量射击方位,还能确定弹药口径及火炮类型。

 

图2 俄军“动物园-1M”反炮兵雷达的性能参数

俄军从2000年代末开始将战术群视为最基本的诸兵种合成战术分队。组建战术群主要是为了确保分队的独立战斗和自主保障,并为分队间作战协同创造有利条件。战术群还负责独立对抗敌方的迫击炮分队。2012年服役的1L271“雏鹳”便携式雷达能为此类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侦察兵利用该型雷达可有效监视地面和空中目标,定位敌方火炮阵地并校正己方炮兵火力。特别军事行动实战表明,“雏鹳”便携式雷达确实是非常好用的侦察设备。很多军事专家认为该型装备很有潜力成为战术级“侦察-火力综合体”的构成要素。

 

图3 俄军“雏鹳”便携式雷达的性能参数

苏军1986年装备了AZK-7“介子”声音监测系统。该系统安装在四辆吉尔牌汽车上,用于收集火炮发射和炮弹爆炸的声音信号并统计声源数量,之后报送至指挥所进行综合处理分析。AZK-7“介子”声音监测系统在服役初期是非常先进的。俄军后来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2016年开始列装改进型AZK-7M系统。新系统安装在四辆“乌拉尔-43203”汽车上,配备更灵敏的声音传感器和信息分析设备,拓展了侦察正面和纵深,也提升了定位效率和精度。

 

图4 俄军AZK-7M声音监测系统的性能参数

AZK-7M系统可与“海雕-10”无人机协同使用,这是一个重要优势。在无人机的辅助下,AZK-7M可显著提高侦察精度和距离,能够探测到15千米外正在发射的火炮。该系统有潜力成为“侦察-火力综合体”构成要素。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俄军炮兵部队高度评价AZK-7M的战场表现。北约国家的火炮(包括155毫米榴弹炮)都有专属的声学特征,可被AZK-7M清晰“察觉”。这是因为不同美制火炮之间的射击参数差别很大,不仅不同火炮之间易于区分,每种炮管的长度、口径、所用火药也都各有区别。

俄军近期接收的现代化“青霉素”声热炮兵侦察系统,可极大优化反炮兵作战的情报侦察与火力校正保障。该系统包含四个声音接收器,用于记录炮弹的发射声和爆炸声。系统安装在两辆卡玛兹汽车上,一辆声音监测车和一辆声热侦察车。“青霉素”系统还可利用光电模块拓展侦察能力,在红外和可见光谱中探测敌方炮击信号。所有信息上传到计算机并据此校正己方火力。俄军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方向可能需要此类炮兵侦察手段。

 

图5 俄军“青霉素”声热炮兵侦察系统的性能参数

接下来探讨一下无人机在反炮兵作战中的应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山地战争的教训并没有被忽视。整个俄罗斯军工领域都在探讨无人机在现代战役中的作用。俄国防企业制造出一批现代化的专业无人机,但没能为特别军事行动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海雕-10”和“副翼-3”等主力无人机。俄国防部没有料到,这种有效的侦察手段在战斗中最为脆弱,并且它们根本未编入炮兵部队,又何谈反炮兵作战的成效呢?即使是在经过数月战斗之后,俄军仍未能实现无人机与炮兵及摩步兵的深度协同。

纵队行军必有炮兵军官,这是自阿富汗战争以来形成的一条战场铁律,其目的是确保及时摧毁敌方的伏兵。现代战争中,炮兵军官不仅可以利用侦察无人机查明行军路线上的伏击,还能通过炮击预定目标有效压制敌方火力。

尊敬的读者,让我们把视线回到敌人身上。他们不是少数理论家所说的“斯拉夫人”,而是试图利用各种有违战争法和国际公约的卑劣行为摧毁我们的敌人。过去8年,乌军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火力杀伤经验,包括在三维战场空间组织实施反炮兵作战的技能。应当指出,乌军的作战行动得到了北约提供的先进侦察设备和指挥系统的加持,如美制CTOCW(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operational control of weapons)系统可为乌军分队创建加密局域网,也就是在排-连-营层级中构建多功能指挥网络,但这些外援设备的数量并不充足。

乌军炮兵部队的侦察设备主要包括用于测向、侦察和火力校正的无人机。本刊物第7期详细介绍了国外援乌的各型无人机。今年4月美国Space X公司向乌克兰交付的Star Link“星链”终端,也是乌军的侦察手段之一。

乌军部分炮兵使用美制AN/TPQ-36“火力侦察者”机动式反炮兵雷达,以及少量的AN/TPQ-48/49/50反炮兵雷达(其中一些型号已在原产国退役)。这些反炮兵雷达主要用于探测来袭炮弹并定位对方火炮阵地。AN/TPQ-36反炮兵雷达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等公司联合开发。该雷达由四人战勤班操作,最大探测距离24千米,配备脉冲多普勒天线,被电子战设备发现的概率很小。其主要设备安装在拖车上,工作时最远可与天线保持1千米距离。

 

图6 美制AN/TPQ-36反炮兵雷达的性能参数

AN/TPQ-48/49/50反炮兵雷达在结构和功能上与AN/TPQ-36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性能更为先进。比如,AN/TPQ-48的侦察距离可达50千米,侦察扇面110°。目前这些雷达广泛用于支撑乌军对顿涅茨克的炮击。

乌军实际上缺乏必要的自动化指挥系统,不能很好将上述侦察设备与火力杀伤武器协同使用。而这种自动化可大幅缩短识别目标的反应时间。换言之,它能影响整个反炮兵作战的效果。

俄乌冲突的最新战况表明,双方的战斗行动(包括反炮兵作战)没有绵密的战线和固定的阵地。每场军事冲突的火炮对抗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也不例外。战场上有很多地段(领土)没有驻军,还有一些禁止炮击的“灰色”区域,这种情况迫使交战双方创新反炮兵作战的组织和实施方法。

我们能清晰发现,乌军的反炮兵作战体系包含陆、空、天三维战场侦察。敌人的战术运用特点如下。

乌军每个炮兵分队最多使用10门身管火炮或火箭炮执行反炮兵作战,每2-3门火炮编成1个游动炮兵群。图7显示的正是由无人机拍摄到的1个乌军游动炮兵群。每个炮兵群都有自己的巡逻区,最大可达100平方千米。巡逻区划设的原则是确保火炮能按最远射程打击目标。游动炮兵群中的火炮在巡逻区内持续机动,不断从一个发射阵地转换到另一个阵地,无论是否在该阵地射击。

 

图7 乌军的一个游动炮兵群

游动炮兵群指挥员可在未经上级指挥员许可下自主变更发射阵地,事后只需将相关情况报告上级。当然,每个游动炮兵群都有自己的主要射击方向,当变更发射阵地时也会相应调整,以确保遵循最大射程原则。特殊情况下1个游动炮兵群可以同时负责多个射击方向。本文作者判断,乌军的炮兵群多数是自主行动的,其后勤、技术、医疗及其他保障均由群指挥员按“自下而上”式的自主规划原则组织实施。群内各项事物,弹药、燃料和润滑油的消耗,武器装备故障,乃至人员伤亡情况也都是自主统计上报的。

乌军各游动炮兵群之间通过统一的火力指挥所联结起来。此类指挥所同样具有专属行动区域。每个游动炮兵群和火力指挥所都配备自动化火控系统,其中包括可在统一信息网络中运行的数据处理计算机,能在几秒钟内计算出火炮射击诸元。分队火力指挥所的主要职能是向炮兵群提供目标侦察情报保障和毁伤评估报告。还需指出一点,乌军每个游动炮兵群都可根据实际战备状态,自主决定开火及变更发射阵地(也即“反火力机动”)时机。

乌军主要依赖太空侦察和空中侦察手段为炮兵指挥所提供目标情报。配备反炮兵雷达的分队也是情报来源之一。这些数据几乎是实时传输的,准确性不容低估

基于上述侦察能力,乌军炮兵群的开火反应时间一般为50-90秒。考虑到炮弹以最大射程飞行所需的必要时间(如对M-777榴弹炮而言约为60-90秒),俄军目标一旦被乌军侦察发现,将在大约2-3分钟后遭到火力打击。图8显示的是乌军利用太空侦察和空中侦察手段实施反炮兵作战的略图。

 

图8 乌军利用太空侦察和空中侦察手段实施反炮兵作战略图

乌军游动炮兵群使用雷达侦察设备所需的开火反应时间并不会更多(最多3-4分钟)。请注意一个事实,这里所指的时间并不是从目视发现目标起算的,而是从其开始射击(齐射)起算的。在这种情况下,炮兵分队的生存能力将显著提升。图9显示的是乌军利用雷达侦察手段组织反炮兵作战的略图。

 

图9 乌军利用雷达侦察手段实施反炮兵作战略图

很明显,乌克兰炮兵大量使用先进侦察设备,非常注重侦察情报保障、自动化数据处理分析与射击任务分配。乌军认为炮兵部队的机动性是至关重要。对乌克兰人而言,将火炮部署在住宅区、民用基础设施甚至学校、医院、商场周边,是提高生存力的手段之一。

有很多军事专家指出,乌军炮兵并非普遍具备精准、高效、生存力强等特征。敌人只是在那些侦察和反炮兵对抗薄弱的地段才会表现出色,而在其他区域就算拥有先进的火炮和侦察设备,也只能处于下风。

俄乌两军的炮兵有何差异?下面回答这一问题。

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秉持的理念是——“火炮齐射重量”才是战场王道,火力越猛,防御、进攻和反炮兵作战就越有效。这里所提的军事术语“火炮齐射重量”刚刚纳入俄军现代炮兵辞典,可以将其理解为炮兵部队火力数量与质量的总合。换言之,它是俄制火炮系统的优势与俄军炮兵部队专业技能的结合物。

在俄制火炮的诸多优势中,最无可争辩的包括:

俄制火炮优势之一:射程、射速、弹药基数及机动性更强。表1对比了俄乌所用火炮的主要差异。俄军的“联盟-SV”等火炮具有如下优势。

①全自动化装药、瞄准与发射。可大幅提升火炮射速,降低开火后在原地的停留时间。尽管乌军可使用AN/TPQ系列反炮兵雷达、无人机或太空侦察手段探测到此类火炮,但想予以摧毁并不容易。

②具备“狂飙速射”能力(编按:相当于美军提出的MRSI- Multiple Rounds Simultaneous Impact多发同时命中概念),即使用同一火炮在不同仰角发射,使炮弹同时命中目标。这种射击模式利于:建立必要火力密度;削减完成既定任务所需火炮数量;在火炮数量有限情况下遂行突袭任务。

还应指出,所有俄制火炮的使用寿命都很长。苏(俄)火炮的结构设计可确保适用于不同作战条件,而西方国家的火炮却没有这种能力,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只能依靠火炮自身金属及其他材料的强度。

乌军在接收了法国“凯撒”、意大利FH-70及美国M-777榴弹炮后,武器维护与操作问题变得更为尖锐。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火炮,仅是定期维保与提供备件就已极为困难,它们的作战运用明显超出了维保能力上限。

以M-777榴弹炮为例:其轻质炮管的使用寿命仅相当于俄制火炮平均水平的66.7%(编按:有资料反映M-777的炮管寿命为2500发全装药射击);在密集射击时(特别是使用增强型装药)会急剧升温;每50-100次射击必需检查一次液压系统;重量轻还导致每次发射都会产生位移。这些问题削弱了M-777榴弹炮的射速、开火反应速度及命中精度,而这些正是反炮兵作战的致胜关键。M-777的战技术性能明显不如俄罗斯的“姆斯塔”系列榴弹炮。

 

图10 美制M-777榴弹炮的性能参数

俄制火炮优势之二:火炮系统种类多样,有能力击中敌方高机动目标。如俄军的多管火箭炮系统就有122毫米“冰雹”、220毫米“飓风”和300毫米“龙卷风”等类型。尽管部分武器系统是在上个世纪 70年代研发部署的,但在现代战争中仍具有使用价值。俄军还装备152毫米的“金合欢”、“姆斯塔-S”、“风信子-S”等型火炮,240毫米“郁金香”重型自行迫击炮,203毫米“量角规”重型自行加农炮,122毫米“康乃馨”榴弹炮,以及120毫米“诺娜”和“静脉”自行迫榴炮。其中“量角规”加农炮通常不惧与乌军火炮交战——因其射程可确保在反炮兵作战中的相对安全。

美国一位准将在批评美军“蟒蛇”行动(2002年美军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的一次大规模地面行动)时这样说过,美军拥有充足的空中装备却没能在山地战争中取得预期成功,苏联人凭借不同类型和口径的火炮反倒在阿富汗获得战果。

请注意一个细节,乌军现在已没有如此繁多的火炮系统,因为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受到重大损失,西方“庇护者”已无力满足乌克兰源源不断的装备需求。

表1 俄乌两军所用火炮的参数对比

 

俄制火炮优势之三:弹药(包括高精度弹药)供应充足。俄军炮兵部队的弹药储备要比乌军多得多,几乎可以全天候保障必要的弹药消耗量。在典型的反炮兵作战中,一方通常需要以最大速度密集炮击敌方目标,毕竟任何炮弹都有误差,很多因素会干扰弹药飞行轨迹。

乌军炮兵的弹药补给正在逐渐触底,他们有些弹药库已经处于俄军占领区,还有些弹药库已被部分摧毁。北约国家不能生产苏式口径火炮的弹药,乌克兰也没有此类生产能力。北约提供的弹药不能充分保障乌军受援的火炮系统。155毫米弹药的平均圆概率偏差约为200-300米,为达到预期作战效果需要多次炮击同一目标。这样的话,就算使用自动装弹机也会增加开火时间,乌军游动炮兵群被发现并遭打击的概率也会随之提高。

上文阐述了俄制火炮的优势。至于俄军炮兵部队的专业素养如何,以及怎样达到必要的“火炮齐射重量”?这里仅列举特别军事行动期间的一个战例作以说明。乌军在接收首批155毫米M-777榴弹炮后曾对其抱有厚望,但它们于5月初在卢甘斯克的波德戈尔诺耶居民点附近被俄军炮兵摧毁。值得注意的是,俄军首先派出“立方体”巡飞弹无人机袭击了乌军的炮兵阵地,当乌军炮兵试图变更阵地时,俄军再使用“风信子”自行加农炮予以摧毁,太空侦察设备参与了整个行动的情报保障。

显然,这里所指的是一种相当不常见的“侦察-火力综合体”,包括火力杀伤兵器及多用途指挥和侦察设备。可以做出论断: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反炮兵作战正在朝着“地面-空中-太空”多维对抗趋势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方式非常有效。

综上所述,在任何有火炮参与的作战行动中,都应将其作为“侦察-火力综合体”的构成要素,置其于三维战场空间,这将有效提升火炮的反炮兵、反坦克、反步兵等作战效能。这一原则正在趋于成熟,尚需在特别军事行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还要强调的是,若要战胜对手,需在统一指挥的基础之上实现侦察设备与杀伤兵器的密切协同,所有武器装备的性能都要优于敌方。无人机可用于提供目标侦察情报与火力校正保障,而AZK-7M声音监测系统可用于支撑“侦察-火力综合体”。装备精确制导弹药引导设备或“海雕-30”无人机的部侦分队可有效提高“侦察-火力综合体”的作战效能。

在“侦察-火力综合体”中实现侦察兵器的异型互补而非同质重复,或许不失为一种提高作战效能的方法。特别是当缺乏足够火炮时,这种做法就显得更有必要。图11显示了此类“侦察-火力综合体”的典型略图。

 

图11 “侦察-火力综合体”结构示意图

反炮兵作战一直是《军队文集》的重点关注问题。本刊物第2期(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刊出了战术级炮兵分队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特点。该文作者直言,侦察-打击行动与电子杀伤相结合,应成为诸兵种合成分队和炮兵部队的主要战术行动样式。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区分近、中、远三个作战区域各个击破敌方的迫击炮、远程火炮及多管火箭炮。每个区域都要选择适宜的侦察设备和杀伤兵器。这些混编部队的主要优势在于快速遂行火力任务及战场上的高机动性。诸兵种合成部队的指挥员能与航空兵协同,指挥电子战设备和火炮,因而具备对抗美军“多域战”的潜力。图12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特别军事行动的“侦察-火力综合体”部署方案。

 

图12 “侦察-火力综合体”的武器装备部署方案

“侦察-火力综合体”在近程作战区域遂行反炮兵作战最为有效,其主体是122毫米2S1“康乃馨”自行榴弹炮或152毫米2S3“金合欢”自行榴弹炮,以及“雏鹳”便携式雷达等侦察设备。

中程作战区域可使用152毫米“姆斯塔-S”、“联盟-SV”自行榴弹炮和152毫米“风信子”自行加农炮,以及“动物园-1M”反炮兵雷达、AZK-7M声学监测系统和“青霉素”声热炮兵侦察系统等侦察设备。

俄军可使用“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系统,以及“飓风”或“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打击乌军的M142“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位于远程作战区域)在此情况下,太空侦察设备或“前哨”无人机可用于提供目标侦察情报与火力校正保障。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实现火控自动化很有必要。

通过分析特别军事行动中的现代反炮兵作战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炮兵与炮兵之间的激烈对抗依然存在,反炮兵作战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迫切需要尽快解决,因为这不仅关乎俄罗斯军人的生死,也会影响国家边境地区平民的安危。最后补充说明一点,本文并未穷尽反炮兵作战中的所有火炮使用方法,只是阐述了俄制火炮发展方向及其在现代诸兵种合成战斗中作战运用的基本框架。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军工天地,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