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各市(地)政府(行署)、民航黑龙江监管局、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省机场集团〕
14.打造农业植保标杆应用。巩固传统农业领域作业优势,强化农业植保等低空飞行作业能力,大力发展无人机作业方式,将物流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农业作业深度融合,拓展规模化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无人化智慧农场,探索打造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和无人化”示范应用,争创全国试点。推动北大荒航化作业有人机无人化改装,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力争打造农业植保标杆应用,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北大荒集团、民航黑龙江监管局、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
15.培育低空旅游市场空间。结合我省夏季避暑、冬季冰雪旅游和边境、界江、森林、湖泊等独特旅游资源,构建冬夏互补、水陆联动、全域全季的特色低空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利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亚布力—雪乡”黄金旅游线等核心旅游资源,打造串联知名景点的低空旅游带和低空旅游组团,支持开展飞行体验、航空跳伞等低空新兴消费业态,形成低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责任单位:省文旅厅、各市(地)政府(行署)、省交通运输厅、省体育局、民航黑龙江监管局、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
16.构建低空智能物流体系。结合全省物流园区、快递分拨中心等布局,按照共用共享、均衡分布的原则,探索构建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无人机物流运输体系,发展无人机支线物流,拓展乡村物流等场景。探索推进城市物流场景建设,完善无人机快递集散基地、智能接驳柜等末端设施,支持企业开通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推动无人机快件配送、同城快件互寄、无人机闪送、无人机跑腿等业务发展。探索口岸城市与俄远东地区跨境物流运输业务。〔责任单位:各市(地)政府(行署)、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民航黑龙江监管局、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17.保障公共服务领域需求。统筹安全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打造低空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省低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通过政府集中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低空飞行在公共基础设施巡查巡检、应急救援、医疗救助、交通管理、事故快处、城市消防、市政抢险、人员及物资运转等城市管理应用场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拓展无人机在护林防火、边境线全天候巡查、生态环境监测、电力巡护及挂线、石油天然气管道巡检、遥感测绘等应用场景,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各市(地)政府(行署)、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应急管理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林草局、龙江森工集团、民航黑龙江监管局、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
(六)发展低空延伸服务产业
18.扩大飞行培训规模。鼓励低空运营企业积极开展无人机操控和驾驶培训业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抢占无人机培训市场。依托现有飞行培训基地,扩大提升培训业务范围和能力,完善运输航空、通用航空、警用航空全序列培训能力。支持省外民航类高等院校、航空公司和航校在我省建设训练基地。〔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北大荒集团、龙江森工集团、民航黑龙江监管局、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各市(地)政府(行署)〕
19.强化低空人才供给。用好用足“绿色通道”引才政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一事一议”引进低空领域高层次人才。依托高校数字工程师培训机构,培养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低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支持技工院校开设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测绘操控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低空领域专业。〔责任单位: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各市(地)政府(行署)〕
20.加强拆解维修保障。发挥我省航空装备配套优势,支持建设通用航空维修设施,推动通用航空航材保障共享,鼓励形成区域化、品牌化、网络化的综合保障服务商,加快提升地面服务保障水平。推动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机务维护维修体系,保证飞机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积极推进老旧飞机拆解、航材循环利用等相关产业发展。〔责任单位:省工信厅、民航黑龙江监管局、各市(地)政府(行署)〕
21.打造低空文化品牌。充分挖掘龙江航空产业发展历史,谋划建设航空博览馆、航空主题公园、航空图书馆、飞行模拟器体验基地等项目,促进大众航空文化科普。积极承接国际通用航空展会及国内外航空航天赛事活动,打造集航空产品展示、行业论坛和飞行者大会于一体的国际低空产业航展品牌,拓展航空航天新兴消费服务领域。〔责任单位:各市(地)政府(行署)、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工信厅、省教育厅〕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
调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军民融合办、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全省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强化工作落实,按照已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各地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快推动各项工作,及时响应和解决重大项目落地相关诉求,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任务。
(二)加大政策扶持
统筹用好用足现行财政支出支持政策,加强新增财政支出政策事前绩效评估,加大对起降场地基础设施建设、低空智联网等领域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级财政将低空制造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等列入重点支持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