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2023军用无人机行业深度报告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光大证券 | 发布时间: 2023-11-10 | 13163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机已成为现代战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相对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的本质优势在于减少人员损失风险,降低使用成本…...

合成孔径雷达在战场侦察、监视、遥感和测绘方面已得到成功的应用,在火控和制导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激光器作辐射源的激光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其工作频率远高于微波,对于相对运动速度相同的目标可产生更大的多普勒频移,因此横向距离分辨率也更高,而且利用单个脉冲可瞬时测得多普勒频移,因而无需高重频发射脉冲。正因如此,基于距离/多普勒成像的激光合成孔径雷达的研究工作受到重视。美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开展了激光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研究。2003 年,雷声公司空间和机载系统部得到了一份 800 万美元的合同,设计和演示世界上第一台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装置(SALTI)。这种装置首次为作战飞机提供机载光合成成像能力,改进了对目标的成像清晰度,同时也避免了工作在 X 波段的普通合成孔径雷达的目标闪烁问题,可以为有人和无人机载平台提供对防区外目标的探测和识别能力。

 

2.4、地面测控分系统:无人机系统的指挥和控制中心

地面测控分系统是无人机系统的指挥和控制中心。无人机的飞行和使用是作为一 个系统来进行的,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系统控制着无人机的飞行过程、飞行轨迹、有效载荷、通信数据链路以及无人机的发射与回收等。现代无人机虽然已经具有很强的智能自主控制能力,但在执行飞行任务过程中,地面操作人员仍然拥有操纵控制它的最终决定权。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包括地面测控分系统与地面保障设备两个执行单元,其中地面测控分系统是主角,具有包括任务规划、数字地图、卫星数据链路、图像处理能力在内的集控制、通信、处理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地面保障设备只负责无人机地 面发射与设备回收。地面测控分系统一般部署在远离无人机飞行工作区域的“大后方”基地,只有发 射回收地面站会和无人机一起部署在前沿地区。在无人机起飞、返回进场与降落 阶段,当视距内数据链路建立起来并工作稳定之后,“远在天边”的任务控制组 地面站就会将无人机的控制权交给位于前沿的发射回收地面站,由发射回收地面 站的操控人员在现场负责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以美国“捕食者”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为例,其安装在长 10 米的独立拖车内,内有遥控操作的飞行员、监视侦察操作手的座席和控制台,三个波音公司的任务计划开发控制台、两个合成孔径雷达控制台,以及卫星通信、视距通信数据终端。地面站可将图像信息通过地面线路或“特洛伊精神”数据分派系统发送给操作人员。“特洛伊精神”采用一个 5.5 米 Ku 波段地面数据终端碟形天线,和一个 2.4 米数据分派碟形天线上方的显示器显示航线等信息,下方显示器输出“捕食者”摄影机的影像。

 3、军用无人机行业整体情况 

3.1、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基本面万事俱备,新技术引来 东风

3.1.1、政策红利:政策导向明确,行业机遇强化

政策目标表述不断升级,新增“新域新质”战略规划。建国以来,我国持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出“加快推进”的总体要求,十九大报告将此要求升级为“全面推进”,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再次提及“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并新增“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表述。军用无人机是“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重要一环。“新域新质”是指空天、信息网络等非常态作战领域的新型作战力量,军用无人机作为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空天作战的军事装备,是“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国防军工行业政策频繁提及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发展趋势,明确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鼓励军民联合、产学联合提高武器装备研发水平,为我国军用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1.2、行业需求:国防预算增速回“七”,无人机结构性需求空间 及增速突出

军费投入是军工行业发展的基础,国防预算增速回“七”夯实军队“购买力”。国际动荡局势下,全球各国都在陆续增大军费支出。根据我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自 2014 年以来,我国国防支出预算总额增长呈放缓趋势,2017-2022 年增速保持在 6.5%-8.5%之间。2022 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总额为 1.45 万亿元,同比增 长 7.0%,高于 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 5.5%的增长目标。我国军费占 GDP 比重 相对主要大国较低,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对标美国,目前我国军用无人机存量相对较少但正处于快速发展列装阶段,未来我国军用无人机需求增长空间更大。假设与美国 2023 年军用无人机费用占军费比例 1.33%相当,我们保守估计 2022 年我国军用无人机装备需求规模将超过 193 亿元。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 2023 年国防预算请求稿,2023 年美国国防预算请求总额为 773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其中,无人机系统投资包括三架 MQ-4C“特里同”无人机,四架 MQ-25“黄貂鱼”无人机和五架 MQ-9A“收割者”无人机,采购单价分别为 10 亿美元/架、12 亿美元/架和 5 亿美元/架。无人机系统投资总额为 103 亿美元,在 2023 年国防预算请求额中占比约 1.33%。因我国军用无人机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我们假设我国军用无人机列装需求规模滞后于美国一年,以美国 2023 年军用无人机费用占军费比例推算出我国 2022 年军用无人机装备需求规模约为 192.9 亿元(2022 年我国国防预算支出 14505 亿元*1.33%)。考虑到美军 2023 年无人机投资仅包含大型无人机而未纳入具有放量增长可能的巡飞弹、靶机等小型无人机装备需求,因此我们保守估计 2022 年我国军用无人机装备需求规模将超过 193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