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实现专业化发展模式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核心
来源: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作者:佟京昊 | 发布时间: 2019-05-10 | 1461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专业化分工是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根本规律之一。"古典经济学之父"的亚当o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指出:生产分工将会促进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专业化是工业的先进组织形式,企业实现专业化发展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和技术发展优势,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更快地开发技术,发展新产品,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无论横向分工还是纵向分工都是工业文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一般来说,产品所涉及技术越广泛横向分工就会越多,而产品工艺流程越复杂、零部件构成越复杂,纵向分工层级就会越多。而一直被忽视的专业化整合过程则为处于纵向分工底层,受分工过细而限制的专业化企业提供了成长之路,使其可以通过跨行业发展,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产业链价值和行业影响力,起到了平衡产业链顶端集成企业和基层配套企业的关键作用。这也是市场机制下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
      而如果缺乏这一专业化整合过程,甚至将处于纵向分工底层的专业化企业人为划入行业管理体制就会破坏逐级配套的市场机制,阻碍行业内纵向分工科学有序形成。更有甚者,这种行业化发展体制会阻绝专业化融合之路,严重遏制专业化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是,由于行业企业内部配套机制是一种回避市场竞争的利益分配机制,会在价值导向上,使配套企业放弃专业发展而以巩固利益联系作为企业立足之本。
      复杂装备制造业缺乏专业化配套
      美国詹姆斯 P.沃麦克等人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指出:正是由于美国汽车产业肥水不外流的传统,导致其汽车产品在与日本产品竞争时处于劣势地位。当时,丰田汽车的自制成本占到总成本的27%,外购则高达73%;而通用汽车差不多正好相反,自制成本占到总成本将近70%。通用汽车旗下多个为其提供零部件的子公司,在通用汽车自我配套的保护下,由于缺乏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思进取,成为通用汽车沉重的包袱,并对通用汽车产品市场优势形成较大的拖累。通用汽车2009年沦落破产边缘很大程度上败在因社会化分工不足而带来的机构臃肿和冗员成本负担上。
      而在我国类似现象更为明显,目前我国已是汽车第一大消费国与生产国,产销量连续十年排名全球第一,但尚不能完全摆脱主流车型引进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的发展模式。国家多次对于民族汽车工业的扶持举措,最终都收效甚微。而对比我国与美日等国家汽车产业可以发现,缺乏成熟的专业化配套体系支撑正是关键所在。目前,我国从事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显著特征是小而散。其中年产值达到2000万以上的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这其中,小型企业占62%,中型企业25%,大型零部件企业仅占9%,大型企业尤其是中资的专业化零部件企业数量少。这种现状必然使企业陷于低端无序竞争、高端能力不足的尴尬境地无力自拔。而如果我国主要汽配领域都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我国整车制造又怎么可能取得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我国在纺织、家电等轻工业领域迅速崛起,一些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了领先地位。但在传统机械工业领域特别是复杂装备制造业领域除了高铁等我国基本控制市场的领域外,尚很难有企业参与国际先进水平竞争。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化配套企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当前发展方式转化、供给侧改革等诸多战略的实现。
      “专业化”发展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与能力体系关键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目前采取的发展体制,源于上世纪60年中期之前的基于行政管理需要的管理体制。建设初期,我国国防工业确实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大幅提升了国防实力,有效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并奠定了我国重工业的基础。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这种发展方式也暴露出一些尚不能满足武器装备发展需求的情况。特别是在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武器装备发展要“实战牵引” “体系论证”的具体要求后,国防科技工业以指标评价的传统武器装备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型的压力。
      我国技术工业领域很多专业化企业不能健康成长的现状,制约了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民用技术装备产业发展。要破解这一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一论断高屋建瓴,在直指问题本源的同时,也清晰指出了出路所在,指出了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那就是打破传统军工发展模式,甚至要打破军民工业分工,改变传统的军工行业自我配套格局,通过融合发展,以“专业化”发展体制为基础形成一体化的国家科技工业体系,进而促进“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构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