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链路为无人机与地面系统双向数据传输的通道。无人机数据链路的功能主要为 实现地面控制站对无人机的遥控、遥测以及信息传输。数据链路分为机载部分和地 面部分,两部分均由射频接收机、发射机、调制解调器等数据终端及天线共同构成。依据空地间传输方向的差异,数据链路可以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主 要负责地面站发送遥控指令、无人机对其进行接收的过程;下行链路主要负责无人 机发送遥测数据、红外或电视图像,地面站对其进行接收的过程。借助定位信息在 上下链路的传输,测距也得以实现。
(三)产业链:上游多为零部件与分系统,中游整机,下游覆盖各领域
民用无人机领域,上游多为零部件制造商和分系统制造商,无人机主机厂承担系统集成及服务提供的职能。上游环节,一般可分为零部件、任务载荷件、分系统研制商。零部件制造环节,一般包括芯片、电池、电机、发动机、结构件等;任务载荷件 环节,一般包含航摄相机、激光雷达、航摄仪、高光谱成像仪等专业任务载荷;分系 统研制商一般分为飞控导航、飞行器、任务载荷、地面指控等分系统。中游环节,一 般包含系统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多单指只包含无人机系统集成,不涉 及服务提供,但目前多数企业均已涉及;但存在部分企业以提供服务为主,包含无 人机航飞数据整合、飞行培训、技术支持、售后维修、租赁等。民用无人机下游应用 广泛,包含娱乐、测绘、巡检、安防、应急、农林牧渔等。

军用无人机系统产业链构成与有人机类似,使用环境差异及对抗性特征下,产业链 复杂程度高于民用无人机。一般而言,与军用有人机相比,军用无人机系统在机体 平台缺乏飞行员控制,所以减少了包括制氧系统等与维持飞行员生命体征的相关设 备系统;同时,由于军用无人机系统实际上是人-无人系统装备构成的,且系统复杂 程度远高于民用无人机,所以一般含有地面站等,需要地面站人员对无人机进行控 制。由于军用无人机系统的使用环境、对抗性特征与民用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一般 而言军用的产业链复杂程度高于民用。例如,对于察打一体无人机,上游环节与有人机没有较大差异,但由于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因此对电子类产品占比或有一定 提升;中游环节多为机载成品,主机厂一般采购发动机、挂架、飞机管理计算机、光 电监视/瞄准装置、地面站、综合保障设备等。同时,据中航无人机《发行人及保荐 机构关于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申请文件的第一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用户会结合自身任务区域、作战场景、是否 搭配卫通链路地面站使用等实际情况,去考虑是否采购地面站,即定制化特征更为 突出;下游环节为执行各类任务的无人机系统,客户一般为国内外的军队客户等。
(四)成本构成:系统成本以直接材料为主,平台与任务载荷占比高
1.军用无人机系统:直接材料占成本结构90%以上,机体、任务载荷成本占比高
直接材料为军用无人机业务的主要构成。以中航无人机为例,公司业务包括平台、 地面站、载荷等无人机系统及相关产品,以及总装试验试飞等无人机技术服务。无 人机系统产品端, 2018年公司主要为航空工业成都所提供技术服务,无人机生产所 需原材料由航空工业成都所提供,试飞等其他直接成本由航空工业成都所承担,因 此公司未发生直接材料成本以及其他直接成本。2019年起公司开始自行生产销售无 人机系统。除无人机平台外,其他产品均为不在公司内部加工制造的采购成品,故 成本由原材料构成。无人机平台的成本构成以直接材料为主,翼龙-1、翼龙-2无人机 平台直接材料占比约为80%。
无人机平台为构成军用无人机营业成本的主要分系统,机载武器贡献较高成本占比。依据中航无人机所披露的无人机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关联交易采购额,计算出翼龙系列无人机平台、地面站、任务载荷及综合保障系统所需采购金额占比。其中无人机平台由机体、飞机管理、动力、机械电器和机载数据链各系统组成。由于2018年中航无人机与航空工业成都关系的特殊性,当年分系统采购金额比例较之后差别明显。2019年~21年Q3四个报告期间,无人机平台始终为翼龙系列无人机采购金额占比最 高的部分,均超65%;地面站与载荷占比相近。依据中航无人机原材料采购类别的划分,2020年机载成品(包括发动机、合成孔径雷达、挂架、飞机管理计算机、卫通天线组合、光电监视/瞄准装置等)在原材料采购金额中占比达57.91%。

美国军用无人机的成本主体依然为飞行平台和任务载荷。依据美国国防部披露的MQ收割者成本明细,将“飞机采购”项指定为飞行平台与任务载荷,将“固定地面控制站”、“移动地面控制站”、“双向地面控制站”、“地面数据终端”、“卫星链路” 统一划入地面系统。经计算,2016-2018年间地面系统在系统成本中占比分别为19.59%、20.93%、26.96%,所占成本比重虽逐年提升,但相对较低,飞行平台与 任务载荷始终是无人机系统成本的主体。地面系统中,相比于卫星链路与地面数据终端,地面控制站贡献主要成本。参考美国总审计署披露的最初的和最新的前10架"全球鹰"和第11至20架"黑暗之星 "平均单位飞行价格的估计,截至1998年7月,单位飞行中,飞行平台(包括机体结构、航空电子设备、推进系统等)的成本均高于任务载荷。将飞行平台各项做具体划分,全球鹰中机体结构价格约达610万美元,占比 最高;黑暗之星中,机体结构与航空电子设备价格均较高,且航空电子设备为1994- 1998年间价格增长最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