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主要的军用无人机制造商为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和德事隆系统公司。美国五家主要军用无人机供应商在部分项目竞标中存在竞争关系,但聚焦的产品路线有所差异,主要为立足自身特点的深入研制。
国内军用无人机市场中,中航无人机受益于规模化销售营收规模赶超,航天彩虹盈利能力领先。选取国内军用无人机领域的上市公司中航无人机(航空工业集团下属) 与航天彩虹(航天科技集团下属)进行对比,二者均主要通过军贸方式销售无人机 产品。营收规模端,中航无人机由总装试验试飞等技术服务提供商转型为无人机系统制造商后,无人机系统的规模化销售使其实现收入规模快速提升,已赶超航天彩虹并与其拉开差距。盈利能力端,航天彩虹毛利率高于中航无人机。
(二)民品:应用场景多元致竞争分化,下游应用企业向机体制造渗透
下游丰富的应用场景,致民用无人机领域竞争分化趋势日益显著。按照应用场景分 类,民用无人机下游应用场景包括航空测绘、工业与能源、娱乐与媒体、森林防火、 高空成像、地理制图、灾害预警、精准农业、零售快递、安防与监控等。据《Commercial Drones Market: Global Industry Analysis,Market Size,Trends,and Forecast up to 2023》(Infinium Global Research Analysis),全球范围内,除娱乐摄影外,不 同应用场景市场空间较为接近。据纵横股份2021年1月披露的招股书,工业无人机细 分场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解决方案日益成熟,工业无人机市场参与者积极拓 展应用场景,导致行业竞争分化趋势日益显著。在较多且分散的应用场景下,工业无人机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除大疆无人机市场份额较高以外,其他工业无人机企业市场份额均相对较低。

不同气动布局的工业无人机市场,竞争格局存在一定差异。从分类看,工业无人机 企业产品类型主要分为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和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等。据纵横股份招股书,在多旋翼无人机领域,大疆创新、科比特、飞马机器人、极飞科 技、中海达、易瓦特等是国内的主要参与者,其中大疆创新凭借先发优势及技术实力等,占据全球超70%的市场份额,呈现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在固定翼/垂直起降 固定翼无人机领域,目前主要参与者包括纵横股份、观典防务、科比特、航天宏图等。其中,据观典防务招股书援引Frost & Sullivan报告,2019年,在垂直起降固定 翼工业无人机整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中,纵横股份、华测导航、科比特、中海达、华测导航等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3.8%、11.7%、7.8%、5.9%和5.9%,即除纵横股 份一家独大外,其余企业市场份额较为接近,格局较为分散。
从下游应用场景看,主要企业集中于农业、测绘、警用等领域,且多数领域呈现一 家独大、其余分散的行业格局。从行业应用看,大多数工业无人机企业主要专注于 某些特定领域进行深入挖掘,但也涉及其他行业。例如,极飞科技、高科新农、艾森 博、无锡汉和等以农业植保领域为主;观典防务以禁毒服务为主;纵横股份、航天宏 图等以测绘、遥感等领域为主。多数细分市场呈现少数独大、多家分散的行业格局。农业无人机领域,据极飞科技《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援引 Frost & Sullivan报告,2020年大疆创新、极飞科技、杭州启飞、无锡汉和在中国农业无人机市场份额分别为54.82%、37.59%、2.80%、1.78%,大疆创新与极飞科技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达92.41%,市场竞争高度集中,但后者份额较为分散。无人机安 防监控与应急市场领域,据观典防务招股书援引Frost & Sullivan报告,2019年该公司以5.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整体呈现分散的行业格局。
[ 四、商业模式:高性能、高可靠与低成本的不可能三角 ]
(一)现象:无人机厂商多为 OEM 集成商,创新力量及规模经济减弱
多数无人机主机厂为OEM集成商,在传统OEM供应链框架中,经济力量多由供应链 最上游和最下游主导,而中间环节较多承担系统创新迭代的职能。与有人机相比, 无人机OEM特征更为明显,即创新力量更集中在中上游环节,下游渠道商及分销商 的经济力量相对更为突出。创新力量方面,可观察到军民用无人机厂商更多承担的 是平台设计及总装职责;经济力量方面,军贸出口及民用领域分销渠道多为外部控制,民用领域存在部分重点渠道商/分销商,军用外贸方面存在牌照优势,因此,在最终用户对于经济性的追求下,成本压力向上转嫁。
飞机性能的升级虽与飞机平台有关,但主要系统,如机载系统、发动机系统及材料 逐渐成为飞机的升级方向,创新力量进一步朝中游环节转移并由其主导。军用方面, 据《Why Has the Cost of Fixed-Wing Aircraft Risen》(美国兰德智库,2008年), 军机成本主要包括无法控制的经济驱动因素和可以控制的客户驱动因素。研究发现, 较新的战斗机包括复杂的电子战能力、使用更高推力的发动机、具有更强的隐形能 力,此类因素成为飞机成本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此类提升战机性能的核心驱动因 素,往往不被无人机集成商所控制。例如,据中航无人机招股书问询函,公司当前无 人机系统中的机体、发动机、飞管计算机、任务计算机等上百项成品均向配套供应 商定制采购,公司不从事机体、配件成品等原材料的生产。民用方面,据纵横股份 《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第一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意见(2020年半年报财务数据更 新版本)》,通常集成的载荷设备价值越高,无人机系统产品的定价也越高。公司通 过自研或集成外购的航摄相机、激光雷达、miniSAR(微型合成孔径雷达)、专业航 摄仪、高光谱成像仪、光电吊舱等任务载荷核心部件,生产无人机飞行器平台搭载 的任务载荷,并配合公司各个系列的无人机飞行器平台形成应用系统。其中,光电吊舱为公司监控系统的自研核心部件,公司购买摄像头和电机后,自行生产结构件及外壳,其他核心部件均为外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