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军用与民用环节的需求基础不同,使得无人机的“不可能三角”在军用和 民用领域的发挥效果有较大差异,继而牵引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与利润水平的差异。
成本为民用无人机市场格局塑造的根本动力之一。我们强调,民用无人机市场的需求基础在于如何用更低成本实现相关职能,本质在于替代人,因此成本为发挥替代效应的关键。多数主机厂为系统集成商,由于上游载荷分系统多为货架产品,同时下游应用场景分散,使得民用无人机行业的准入及应用门槛相对较低,解释了为何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数量庞大。例如,2016年2月新三板挂牌的莱盛隆于同年涉足 无人机植保领域,但因炸机事件等影响现金流,于2018年8月13日在公司内部发布公告,决定正式放弃经营。
装备特性是使得军用无人机领域竞争门槛高且龙头集中的核心原因。与民用客户需 求不同,装备特性强调高性能与高可靠,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弱,使得无人机的“不 可能三角”在军用领域可得到最优解。同时与军用有人机相比,在部分领域,全寿命 周期的成本优势也使得“不可能三角”效应降低。装备特性强调对高性能的需求,而高性能下无人机系统的高可靠程度降低,而高可靠性降低易使得军方用户对于产品 的复购度减弱,因此如何实现高可靠成为军用无人机领域的竞争门槛之一。例如, 以美国军用无人机为例,在列装初期,其A级事故率较高。但随着长时间的飞行使用与技术迭代等,使得无人机的可靠性逐渐提升,强化了原有主机厂的竞争格局。

[ 五、民用:强调载体特征,扩大单位获取数据边际价值 ]
(一)壁垒:多场景应用发挥标准品规模效应,高可靠性降全周期成本
我们认为,载体特征为民用无人机应用本质之一,但如何更好发挥载体特性,实现 在不同场景下以更低成本获取数据,是民用无人机厂商的核心壁垒之一。具体看, 以更低成本发挥载体特征的方向有二,单场景的高可靠、多场景的通用化。前者,强 调发挥主机厂的成本优势,降低因低可靠性带来的后期维护维修成本;后者,强调发挥主机厂的规模经济,降低跨平台的定制属性,是提升主机利润率的关键之一。民用无人机系统的高可靠性,是其成为行业基础工具的必要条件。例如,对于民用 无人机主机厂,稳定可靠的费用与地面指控系统商是其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优势之一。据纵横股份招股书,飞控与地面指控系统技术难点主要在于可靠性、功能性及智能 性。可靠性是工业无人机成为行业基础工具的必要条件,它要求飞控与地面指控系统算法具备极高精度的姿态与航迹控制能力、强抗扰动能力、稳定性好等特点,控 制精度及稳定性不因飞机的重心、重量的变化而受影响。若可靠性较低,则无人机易出现“炸机”等事件,即“使用过程中非正常坠地现象”。
实现跨场景的通用化,是发挥民用无人机主机厂规模经济的关键之一。如前文所述, 我们强调因为民用无人机下游应用场景的分散,导致无人机适应环境的能力、搭载 载荷的能力等,在不同飞行平台上存在较大差异。作为OEM厂商,发挥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在于规模化量产,因此如何实现机体平台或载荷系统在多场景的通用化、降低跨平台的定制属性,是其提升利润率的关键之一,同时也是民用主机厂的竞争优势之一。例如,据纵横股份招股书,一体化设计及集成技术是其核心技术先进性 的主要体现,其难点在于如何在确保系统发挥最大效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完整性、兼容性和扩展性,并在成本控制、技术自主可控、多元化应用等方面具有优势。是否能够快速集成激光雷达、光谱相机、MiniSAR、航测相机以及侦查吊舱等任务载荷,并实现无人机应用功能以支持各类飞行模式,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客户的需求是其主要衡量标准。

(二)方向:降低数据的获取成本,是发挥民用无人机替代效应的关键
长期看,我们认为,载体特征+数据获取,决定民用无人机企业核心价值扩张方向有 二,降低数据的获取成本、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我们认为,民用无人机主要系对人工作业的替代,需求在无人机应用之前已经存在,无人机作业的核心过程在于通过搭载不同的任务载荷实现特定场景、特定用户所需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强调, 对于民用无人机主机厂,其价值创造方向可总结为提高无人机数据获取的边际利润 (附加值),路径有二,降低数据的获取成本、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
降低用户获取数据成本是发挥民用无人机替代效应的关键,因此具备多载荷能力、 多数据获取方式的主机厂,其单位数据获取成本相对更低。
1.集成多载荷能力,是降低数据获取成本的方式之一
以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为例,据纵横股份《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第一轮审核问询 函的回复意见》,随着航测技术的成熟,无人机逐渐成为高精度测绘领域的重要工 具,是传统卫星遥感测绘和有人机测绘的重要补充。2016年11月,国家地理测绘信息局发布《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继续开展无人机数据获取技术研究。一方面,由于数据获取多由无人机载荷能力决定,因此具备多载荷工具及 整合能力的主机厂相对更为占优。如纵横股份在提到公司核心技术时提出,在无人机系统集成方面,公司能给通过多元任务载荷集成技术,可快速集成多类任务载荷, 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并通过高精度航测全域免像控技术,降低了航测外 业的难度和工作量。